在营口市的大型公共场所,一台台橙红色箱体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正为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这背后,是营口市人大常委会与营口市检察机关协同发力,将一份沉甸甸的人大代表建议转化为破解民生难题、畅通急救通道的务实举措。

营口市大型公共场所放置AED 摄影 王晗
心脏骤停是威胁生命的急症。AED作为一种能够自动分析心率并施以电击使心脏恢复跳动的便携式医疗设备,操作简便,可被非专业施救者使用。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推广配置AED并确保其随时可用,直接关系到不特定多数群众的生命健康。营口市人大代表贾宏磊通过深入调研,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在大型公共场所放置AED及培训使用方法的建议》。这份建议迅速引起营口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被市检察机关转化为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营口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检察机关协同发力,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公共场所AED配置使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通过联合市检察院、组织相关人大代表多次深入一线,对全市多处AED使用单位进行实地走访与集中调研,全面摸排设备的配置、管理与使用现状。调查发现,营口市公共场所的AED设施在投放数量与区域覆盖率上仍有明显不足;同时,部分已配置的设备也存在管理责任不清、安装位置不当、指引标识缺失或不明晰等问题。面对这一关乎公共安全的现实问题,营口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建议办理,使之从“纸面”落到“地面”,转变为公共场所里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屏障和长效机制。
营口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领域突出问题。就人大代表针对公共场所规范AED配置使用问题提出的建议,转化为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为此,营口市检察院主持召开了AED公益诉讼圆桌会议,邀请市人大、市卫健委、市红十字会的主要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市人大代表、AED投放点所属单位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志愿者参加。各方一致认为规范营口市AED的配置、管理具有现实必要性,就如何推进AED设施配好用好、各部门如何协力配合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厘清了责任主体,明确了牵头部门。
营口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模式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以召开检察听证、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做好检察履职的“后半篇文章”,与全社会共同搭建起生命“急救圈”。营口市卫健委也积极完善急救制度顶层设计,出台《营口市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对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设置、网络建设、执业行为、监督管理提出具体规范。市红十字会积极行动,募集资金和财政资金支持,分别在8个公共场所设置了AED,并开展8期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AED配置的“营口模式”正是人大监督、检察履职与行政执行有效衔接的生动体现。随着法治力量与行政资源的持续注入,这张生命“急救网”将越织越密。
从一份建议到一场专项行动,再到一个惠及全民的生命保障体系,营口市正以实际行动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承诺,书写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文 王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