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以下简称为“经开分局”)主动化身“政策快递员”,将精准高效的环保服务送到企业生产现场,用务实举措为企业快速投产、绿色发展注入“强心剂”。
精准对接,破解企业投产难题
此前,经开分局了解到辖区内某企业为加快投产进度,计划通过承诺制审批先行建设厂房。
然而,企业往往因对环保政策不熟悉,可能面临厂房反复修改的困境,既耗时又耗力。
为从源头破解这一难题,经开分局迅速行动,由局长刘文龙带队,组织审批科业务骨干组成帮扶小组,开展“敲门式”上门服务,把政策解读、流程指导、问题答疑“打包”送到企业身边。
现场支招,把好环保准入关口
在企业项目现场,帮扶小组围绕前期建设规划、环保政策要点、环评报告编写、审批流程规范四大核心环节,与企业负责人及项目团队展开深度对接。
工作人员先是细致询问项目投资规模、生产工艺、环保设施规划等具体情况,随后结合最新环保法规及区域产业政策,逐一回应企业在环评办理、排污许可申请等方面的疑问。
帮扶小组着重强调“环评咨询一定要前置”这一核心要点,通过案例分析、政策解读等方式,向企业讲清讲透环保要求,明确告知厂房建设、污染治理设施配套等方面的标准,从源头规避因环保不符导致的返工风险,为企业节约时间与资金成本。
暖心承诺,筑牢政企连心桥梁
“企业有需求,我们就有回应;企业有困惑,我们就来解答。”面对企业的由衷感谢,刘文龙现场表态,“大家不用跟政府客气,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分局会全程跟进项目进展,做好多部门协调联动,用全方位的帮扶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暖心的服务、务实的承诺,让企业负责人备受鼓舞:“有了政府这样的有力支持,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接下来一定敢拼敢干,把项目做好,实现绿色发展。”
此次“敲门式”帮扶,是经开分局践行“政府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下一步,经开分局将持续聚焦企业环保领域痛点难点,主动靠前、精准发力,深入企业一线了解需求、破解难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向赋能,为区域发展贡献环保力量。(文 杨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