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2020-10-21 09:47:43来源:大连日报编辑:王伟嘉责编:冯钰颖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西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智能废品回收机前居民刷卡投放垃圾。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集美观与宣传功能于一体的四分类垃圾桶。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厨余垃圾处理站正在处理垃圾。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流动宣传培训工作站宣传活动。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垃圾分类进社区宣传活动。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西岗区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基地。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督导员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督导员在定时定点收运小区指导居民投放垃圾。

大连:聚力齐心推进“桶边文明”建设擦亮“美丽西岗”底色

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检查强分单位。

  垃圾分类引领着低碳生活新时尚。2019年底,垃圾分类新标准开始全面实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大连位列其中。

  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西岗区走在了前列,提出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的目标。西岗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指示,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制度规范、荣誉引导、立体宣教、习惯养成”的总体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举措,创新工作载体,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实施“五导”“五抓”,做到“六个到位”,持续发力,稳步前进。截至目前,西岗区参与创建垃圾分类示范街道5个、示范片区295个、覆盖居民14.5万户,建成区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占比已达100%。在2019年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排名中名列第一,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探索出了“西岗经验”。

  谋篇布局聚合力

  西岗区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西岗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西岗区垃圾分类工作。2020年5月,成立西岗区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实行集约化、高效化、专业化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整合政府资源,提升干事效能。出台《西岗区创建大连市垃圾分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西岗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手册》,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分类从宣传到作业检查考核等10多个工作指导性文件。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西岗区实现了所有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全部强制分类;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今年年底,将持续完善西岗区有害垃圾、厨余(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四分类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运体系;在原有10个垃圾分类真分真运示范小区基础上建成一批新示范小区,进而形成示范效应;目前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1%以上。

  抓实前端强设施

  在西岗区的街区楼院中记者看到,一排排的分类容器整洁如新,宣传展板内容详实、通俗、简单易懂,有的童稚童趣,有的色彩鲜明,十分吸引眼球。这些容器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擦拭,维护保养,宣传展板注重设计规划,内容常新,紧跟宣传形式,美观干净、简洁清新。

  配齐、配好垃圾分类设施,让分类容器宣传设施与楼院环境、周边街景融为一体,是西岗区抓垃圾分类工作前端,加强设施建设的既定目标。西岗区为强制分类单位和试点社区家庭配置分类专用桶、袋,购置有害垃圾收纳盒、可回收垃圾捆绑绳、家用分类垃圾桶,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按每200户一个有害垃圾容器,每100户一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器的标准,为居民小区配置分类收集设施。并强化入户指导、桶边督导、激励引导等方式,实现源头精准分类。目前已建成垃圾分类收集厢房8处;共设置可回收垃圾定时定点收集点90个;安装垃圾分类收集亭10组、收集架165组;设置投放分类垃圾桶8100余个;建成包括市政府厨余垃圾处理站在内的3座厨余垃圾处理站;投入使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3台套。居民小区分类容器配置百分百,已满足居民投放使用。

  统筹治理抓终端

  生活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西岗区积极采取行动,在垃圾处理终端方面下功夫,构建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2018年,继莲花山厨余垃圾处理站后,西岗区又投资90万元,建成了大连市政府、西岗区政府两座厨余垃圾处理站,两座处理站合计日处理垃圾能力为2.6吨。2020年底西岗区将继续建设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站1座。2021年至2022年推动各街道建设一批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站,2023年-2025年推动大型商超、菜市场等厨余垃圾生产企业建设一批小型餐厨垃圾处理站。

  在垃圾分类收集收运体系建设方面,西岗区通过招标的方式,聘请专业收运企业,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进行专车专运。

  截至目前,西岗区已建成了20个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收运小区,到今年年底将建成47个示范小区,完善的收运体系促进了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减量。同时,通过定时定点收运小区的示范带动,建设示范片区、示范街道,引导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

  宣传发力聚民心

  “流动宣传培训工作站要建到楼院里,让老百姓出了家门就能看见,这样效果才好。”

  “您好,抖音短视频大赛我想报名,请问你们对参赛作品有什么要求吗?”

  在西岗区垃圾分类划分的295个网格里,活跃着千余名垃圾分类志愿者、督导员和自发督促垃圾分类工作居民的身影。从身边事到分内事,从党建引领到全民参与,离不开强大的宣传网络。西岗区构建了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宣传网络。首先是社区楼院“设点”。在全区47个社区建立垃圾分类流动宣传培训工作站,工作站由帐篷简易搭建,机动灵活,在社区楼院内流动,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阵地和培训基地。其次是繁华地段“连线”。在全区295个垃圾分类网格中设立宣传公示板,并在人流量较大的商业繁华地区设立垃圾分类宣传广告牌,形成宣传线性网格。最后公众平台“铺面”。举办垃圾分类创意抖音短视频大赛,讲述百姓自己的垃圾分类故事。利用新媒体、大众传媒、户外宣传大屏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

  今年8月,随着47个社区流动宣传培训工作站同时启用和西岗区垃圾分类培训教育基地建成启用,西岗区将垃圾分类宣传站点切切实实地建在了居民家门口。流动宣传培训工作站成立以来,已经举办系列宣传活动近百场,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册。

  多措并举促成效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西岗区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垃圾分类,做到知行合一,率先示范。要求在职党员干部进社区,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类垃圾分类活动,做垃圾分类的讲解员、宣传员、志愿者。要求发挥党组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党建阵地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各级党组织依托“两中心一站点”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宣传,营造“我是党员我带头,垃圾分类我先行”的氛围。

  依靠基层群众力量。垃圾分类从基层抓起。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进机关、进社区、进单位,截至目前已组织大型垃圾分类宣传培训活动260余场,现场培训群众3万余人次。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楼长,带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开挖利用教育资源。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走进校园、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大手拉小手”活动,到教室、操场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编制针对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知识读本》,为全区65所小学和幼儿园配备了200套垃圾分类模型玩具。教育广大学生从小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并带动家人和社会参与。

  严格管理全覆盖

  2020年9月,西岗区城管执法局、西岗区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在对一家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户存在投放设施标识不正确、分类台账记录不完整不清晰不真实的问题,当场“动真格”,下达《垃圾分类问题限期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通知书下达后,区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没有简单地批评了事,而是主动靠前服务,对该商户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明确了标识,建立了台账,很快整改到位。

  目前,像这样的整改通知单已经开出了6张。在把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方面,西岗区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和尝试。

  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对全区506家强制分类单位和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持续不断地督促检查。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并在全区通报,对检查出的问题现场给予指导,限期整改。同时对上了媒体黑榜的单位进行跟踪复检。同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对垃圾分类工作责任部门按照分工进行考核,并按月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打分。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予以处罚。

  实行网格管理模式。把全区划分为295个垃圾分类网格,实行街道、社区、楼院三级网格化管理。通过网格化管理,把工作落实到人,明确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让垃圾分类工作不留死角。在各点位配备督导员,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社区志愿者进行分类督导服务,帮助居民分好类。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专干通过流动宣传培训工作站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发放宣传材料。物业小区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派专职工作人员督导居民分类投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凝聚合力、形成共识,让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从认识到认知到认可,主动践行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记者于艳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