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科技人才“聚变”鞍山 荣信汇科实现“人才逆流动”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09-11 17:16:14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一个成立仅五年,拥有“清华大学精英团队领衔”“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南网优秀供应商”等众多亮眼技术标签的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东北企业。

  “政府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我们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谈到这些年在鞍山的经历,荣信汇科总裁张海涛内心充满感激,“鞍山市政府和鞍山高新区政府尽其所能,千方百计为我们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是成就今天荣信汇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都说东北人才‘孔雀东南飞’,荣信汇科却实现了‘人才逆流动’。”近日,在辽宁鞍山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海涛自豪地说。

  团队引人:来自一流院校师兄弟的“背书”

  能在鞍山这片高端电工产业的“洼地”上异军突起,荣信汇科靠的是人才支撑——创始人团队均为清华毕业。核心技术团队主要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顶级高校。

  “这里是真正做事的地方”,这样实力强劲的团队,是靠同校师兄弟们 “口耳相传”壮大的。当年,怀着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实业报国远大志向的公司创始人左强,为解决当时被国际巨头垄断的高压大容量电能变换设备设计制造难题,准备组建团队攻克难关。这样的志向与情怀,引起了其清华学弟张海涛博士的强烈共鸣。张海涛义无反顾地加入进来。公司很快组建了以张海涛为核心的荣信汇科团队,并提供最好的平台,全力支持优秀人才实现科技报国的理想和抱负。

  随后,被委以重任且研究成果优秀的张海涛又以自身的榜样效应,将自己的学兄、学弟和学妹们不断吸引过来,其中包括易荣博士、翁海清博士、鲁挺博士等一批优秀的清华高材生。荣信汇科团队从1人到30人,从30人到近500人,这些志同道合、力量不断聚合的拼搏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持续攻关,并成功站上潮头。

  张海涛先后入选2016年辽宁省“百层次”人才、2019年“兴辽英才”科技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2020年辽宁省杰出科技工作者。荣信汇科团队参与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参与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试验》等国家标准的制定,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诸多科技奖励。

  目前,荣信汇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800kV/5000MW 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已在乌东德水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直流工程获得应用,使荣信汇科成为全球具有提供同类产品中容量和电压等级最高的供应商之一。

  发展留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作为一家地处东北的民营企业,荣信汇科凭什么吸引这些高端人才汇聚一堂呢?

  张海涛的答案之一是“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在荣信汇科,完备的软硬件让人才成长有了丰厚的土壤。“核心团队全员持股,重大事项民主决策。这里有我们需要的一切,不管是实验设备还是大功率电源,包括上下游配合的细分团队,我们需要的一切资源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项目总监王健,这位早期加入荣信汇科团队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到今天都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在荣信汇科,大到专利获批,小到旧物利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贡献都会被团队注意到,并给予足够的肯定和尊重。

  除了厚培顶尖人才涌现和自由发展的土壤,荣信汇科还持续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大平台、大场景、大环境。

  在荣信汇科,技术和产品紧密挂钩,实验室与工程无缝对接,让人才始终在前沿锤炼。作为始终在细分行业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高科技企业,荣信汇科为保证产品性能和可靠性走在世界前列,持续不断地研发创新,其产品核心技术快速更新迭代,屡屡刷新世界纪录。“我们甚至没有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张海涛说,“有的产品直到正式交付安装前都在精益求精地优化有关细节。能源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督促着我们要一直跑着前进,才能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稍有懈怠就有可能会掉队!”在挑战和磨砺中,潜能得到开发,才华得到释放,人才获得迅速成长。

  “你有多大本事,这里就有多大的舞台。”公司副总裁王文龙感慨地说,从单枪匹马领下科研任务,到如今带领产品团队成为中国电压源型大容量柔性频率变换器技术拓荒者之一,他的“舞台”在公司的支持下不断拓展——实现了国家西气东输重点工程中关键核心设备的全面替代进口,也解决了我国大飞机空气动力试验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不断塑造重大问题解决场景、创新创造创业场景和人才价值体现场景,荣信汇科让人才不仅能做事,还能做成事。强大的人才队伍保证了企业的战斗力和先进性,而由此催生的世界级产品和成才氛围,又吸引着源源不断的人才聚焦荣信汇科。“我们正在全面扩大技术团队的梯队建设,正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张海涛说。

  眼下,人才的聚变效应和链式反应在荣信汇科已然形成,并且不断推动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在高端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了具有荣信汇科特色的人才梯队,为推动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企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文 董楠楠 王兰)

编辑:王巍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