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来源:北国  |  2022-12-27 10:06:42

  原标题:我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辽宁文艺创作登上新高度

  开篇话

  2022年,文艺责任与使命的体现贯穿全年,延展四季。这一年,辽宁省报道了众多“辽字号”扛鼎之作,传递真情,鼓舞人心;跟进了大量风格独特的舞台艺术作品,发现真意,涵养心灵……总之,2022年,我们不曾错过文艺精品营养的滋润,一次又一次。年终岁尾,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为人民放歌”,重温一年里辽宁文艺领域的那些难忘瞬间。期望,能在我们见证的累累硕果中,再次感受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找到前行的方向,汇聚起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开启全新的2023年!

辽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铁人》是辽宁首次以芭蕾舞剧形式创作的工业题材作品。

  提要

  理想与信念的光闪耀在舞台、书页上,熠熠生辉。近日,在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辽宁省获得自“五个一工程”改革以来最好成绩——芭蕾舞剧《铁人》、广播剧《有事找彪哥》、图书《铜行里》等6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这份优异成绩,既得益于辽宁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也得益于辽宁省对创作的导向引领、主题选择和合力扶持等,是辽宁文艺工作者激情与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示,刻出了“辽字号”出品的新高度。

辽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广播剧《有事找彪哥》演员阵容。

  从辽沈人民奋斗史中汲取最澎湃的能量

  瑞雪普降,喜报传来。

  日前,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迅速在辽沈大地传播开来——在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辽宁省共有包括芭蕾舞剧《铁人》、广播剧《有事找彪哥》、图书《铜行里》等6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辽宁省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这是“五个一工程”改革以来,辽宁省取得的最好成绩。

  “五个一工程”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最重要的奖项,它不仅展现着我国几十年来丰厚的文化硕果,而且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引领着一个时代向上向善向好的风气。

  在这个最高领奖台上,6部脍炙人口的“辽字号”获奖作品,讲述着辽沈人民的故事、展现着时代风华,它们犹如点点星光,光彩夺目,闪耀在辽沈大地。这些精品佳作不仅集中展示了辽宁文艺工作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而且还将辽宁省文艺创作生产的阶段性成果展现出来。

  坚持党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根本保证,也是辽宁省文艺事业捷报频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省委的领导下,省委宣传部组织全省各市、省直文化单位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负重托,“身入”“心入”“情入”,于平凡中发掘伟大,在朴实中发现崇高,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优秀文艺篇章。

  从辽沈人民的奋斗史中汲取最澎湃的能量。辽宁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扎实开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一部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相继诞生于辽沈大地。

  放眼未来,辽宁的文艺工作者唯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持续不断地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国家、无愧于伟大民族的优秀文艺作品。

辽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芭蕾舞剧《铁人》以主人公深情回忆往事的视角,刻画了无私奉献的石油工人群像。

  从炽热的生活中挖掘最动人的故事

  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犹如经纬交织的坐标点,标注出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基准坐标,锚定了优秀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

  芭蕾舞剧《铁人》由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舞团演出。这部作品以石油工人王进喜为原型,以“铁人精神”为核心,艺术再现了那场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凸显了铁人质朴饱满的精神世界、真诚坦荡的人物性格和热血男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我们在创排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的铮铮铁骨和赤诚之心,他们在茫茫荒原上绘就了壮丽的生命画卷,谱写下令今天的我们依然感动、崇敬的英雄史诗,‘铁人精神’永不过时。”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辽宁芭蕾舞团团长曲滋娇说。

  紧盯永恒的时代主题,从炽热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最动人的故事,狠抓具有浓郁辽宁地域特色的题材,这正是此次“五个一工程”中辽宁省取得佳绩的又一秘诀。

  辽宁具有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几千年来,多种文化在这里不断交融交汇,在这片沃土上,激荡着起伏律动的激昂乐章,演绎着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无论是弘扬勇于牺牲、敢为人先“铁人精神”的芭蕾舞剧《铁人》,还是与历史建立起紧密关联,透过一条老街的百年史,见证一座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倡导“工匠精神”与“辽宁精神”的长篇小说《铜行里》,抑或根据阜新真人真事改编的、聚焦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广播剧《有事找彪哥》,无一不发时代先声、开创作先河,彰显着辽宁人坚韧不拔、敢为人先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与气魄。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辽宁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必将以此次“五个一工程”为契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与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丰富文化内涵,用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续写华章。

辽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铜行里》 老藤 著

  多方合力扶持保障最优作品出炉

  一部优秀作品能够大获成功,绝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不断地打磨、提升、精益求精。

  作为文艺大省,近些年来,全省宣传思想战线持续以“五个一工程”为牵引,加强选题规划和立项论证,不断精心打磨作品,大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芭蕾舞剧《铁人》、广播剧《有事找彪哥》、图书《铜行里》均为近年来省委宣传部文艺、出版精品创作生产重点扶持项目。

  《铜行里》的创作灵感源自作者滕贞甫几年前一次散步中的无意之瞥。“我看到了沈阳中街‘铜行胡同’的牌坊,这条有着300年历史的铜行胡同贯通古今,几乎串联起这座城市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我觉得有必要把它梳理出来,以文学的方式展现给世人。”《铜行里》作者,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的滕贞甫说。

  百年历史,众多人物,如何以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方式将胡同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既考验着作者的功力,也考验着出版社与作者的密切沟通程度。

  “这部优秀作品兼具地域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作为出版社,我们数次与作者、评论者开展线上线下作品研讨,最终将这部精彩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时隔25年,沈阳出版社再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大奖。”沈阳出版社总编辑闫志宏说。

  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方,长篇小说《铜行里》的反复打磨只是我省文艺创作的一个缩影。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佳品力作。

  辽宁省紧盯文艺作品创作生产这一中心环节,建立各层面、多要素协同发力的扶持机制,统筹整合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力量,不断提升文艺创作的扶持精度和广度,引导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作为获奖作品的广播剧《有事找彪哥》,充分利用广播剧独特的有声艺术形式,选取平凡生动的人物、故事,以小见大,把深刻的主题蕴涵在通俗平实的语言和轻松诙谐的风格当中。

  为让这部广播剧脱颖而出,阜新市委宣传部、辽宁省司法厅、辽宁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搭建了由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国内一流团队,体现出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准。在精心制作的同时,广播剧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交叉运用了马头琴、潮尔、二胡、板胡等多种民族乐器,呈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乡土气息。正因如此,这部广播剧一经参评,即好评如潮。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辽宁省在本届“五个一工程”中斩获优异成绩,是对全省文艺战线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也更坚定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信。今后,辽宁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必将继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立足辽宁,扎根基层,秉承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为人民、为时代持续奉献精品力作,续写辽宁文艺创作新的辉煌!

辽宁6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

芭蕾舞剧《铁人》海报。

  专家说

  《铜行里》的价值在于它的探索性

  《铜行里》是一部有新意、有探索性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填补空白的小说,从中国工业特点的角度看,我国最大的优势是制造业,大国工匠创造了共和国的工业史。

  以“铜行里”作为故事发生的核心场景,表明了作者的匠心所在。辽宁的城市生活和“工业题材”的小说创作,基本是书写“当下”,而《铜行里》则与历史建立起了联系,一条老街百年史,手工业作坊,见证了一座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因此,这是一篇有历史沧桑感的小说,它的探索性,将为辽宁这一领域的小说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铁人》是对奋斗往事的全新观照

  芭蕾舞剧《铁人》是对现代劳动形态的萃取,充满力量感地张扬出人在改造大自然过程中的强悍与乐观,而且确实给人提供了芭蕾表达的新语汇。我从中看到了人在面对大自然的同时依然不得不面对自身的重要命题。钻井队队长跃入涌口的那一刻,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解读,正如这部作品的意蕴主旨,本就是热情讴歌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精神的,而铁之妻子的几个蒙太奇舞段,也可以按照“舍小家、为国家”进行常规理解;同时,这种强悍热烈、彰显力量的场面与柔情细腻、体现美感的对比安排,在舞蹈叙事的节奏、舞蹈语汇的丰富呈现方面,也是很讨彩的。但我以为,那由定格与雕塑、分解与快慢造成的混沌感和不稳定性,一下子打破了逻辑,从中抽离了出来,让人的呈现更加立体和饱满了。而“风吹麦浪”女子群舞适时出现了,灵动而唯美,可以说是在非逻辑化的情境中重新安放了人的位置,彰显出现代生态文明观念对奋斗往事的全新观照。——郑荣健: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

  《有事找彪哥》的人物充满日常生活的质感

  《有事找彪哥》中彪哥的形象真实、可敬、接地气,充满日常生活的质感,是典型的“这一个”。剧中4个故事,既有人命关天的大事,也有鸡毛蒜皮的小事。每个事件都是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矛盾,每个矛盾中都纠缠着法理和人情,每一个矛盾的解决,见证了法律和人情的相互作用,也见证了一个法律工作者辛苦和操劳的付出,展示出了故事生动、人物鲜活的特征。

  语言生活化,大白话中见大道理。法律的庄严、公正和严肃,与该剧的故事性、生活性和戏剧性的人物语言个性表达,相互交融,严肃中见活泼,活泼中见理性,理性中见人情,人情底线又是法律……在语言叙事上,能把这几个特性有机结合,显出了本剧的叙事能力,真正让人听出了时代新声。

  多视角塑造人物,平凡普通中写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主人公。应该说,剧本写得不错,有意义,也有意思。——李京盛: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文 朱忠鹤)

编辑:黄非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