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沈阳市提出,全面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强化“外事+”、打造“国际沈”,促进国际交往扩友提质,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面向东北亚开放新高地。10月9日起,沈阳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国际在线辽宁频道共同推出“家在沈阳”专题报道,展示海外友人在沈阳工作、学习、生活的经历,讲述他们和沈阳的故事。
来自阿塞拜疆的留学生蕾拉,2014年通过阿塞拜疆教育部举办的考试和面试后,获得全额奖学金被公派到辽宁大学读本科,那是她第一次来到沈阳。
也正是在那一年,蕾拉遇到了在沈阳工作的同样来自阿塞拜疆的阿萨夫,蕾拉的爱情和学业同时在沈阳“开花”。
“2018年对我来说是双喜临门,我本科顺利毕业,大女儿也在沈阳出生了。因为全家人都对沈阳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我们给女儿取名‘阳阳’,沈阳的‘阳’。”蕾拉说道。
“沈阳的人情味儿留住了我”
蕾拉的三个女儿 供图 蕾拉
本科毕业后,蕾拉回到阿塞拜疆生下双胞胎女儿。2022年,蕾拉再次申请并获得国家全额奖学金,考上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专业,他们一家人再次回到了沈阳。
蕾拉在东北大学读书 摄影 祝洪美
对于为什么两次选择在沈阳学习,蕾拉表示,选择沈阳的原因有很多。“以前我就知道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和优秀的人文环境,作为学生首先考虑的是沈阳有多所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为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她说道。
蕾拉(右一)在课堂上 摄影 祝洪美
不过蕾拉说,把她留在沈阳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人。
“沈阳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儿,正是这股人情味儿打动了我,感动了我,留住了我。”蕾拉说,沈阳人的热情给他们全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蕾拉(左二)一家人与沈阳的朋友们一起过春节 供图 蕾拉
“我们的沈阳朋友怕我们一家人春节太孤单,会邀请我们去他家过新年,我们一起包酸菜馅饺子,还会在饺子里包硬币。”蕾拉说,这让他们一家人在寒冷的冬天感觉很温暖。
2018年,蕾拉的公公婆婆从阿塞拜疆来到沈阳,他们来看望孙女的同时,其实也有点不放心小两口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蕾拉和丈夫阿萨夫带着他们去了沈阳故宫、北陵公园、棋盘山等沈阳著名的景点,吃了铁锅炖鱼、火锅、酸菜。“他们特别喜欢看广场舞,看大家一起锻炼身体,很开心。”蕾拉说,公公婆婆看他们在这里过得很好,很放心他们继续在沈阳生活。
“希望可以在沈阳找到好工作”
在沈阳学习生活这么多年,蕾拉印象中,变化最大的是交通。
“我在辽宁大学念书的时候沈阳地铁还在建设当中,这次回来读研,看到地铁已经开通了5条线路,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家住在浑南区,每天坐地铁来上课特别方便。”蕾拉说道。
蕾拉(右一)和同学们下课后走在东北大学校园里 摄影 祝洪美
此外,让蕾拉感觉眼前一亮的,是沈阳的道路越来越宽阔,马路两旁的绿植也变多了,城市的整体卫生状况也越来越好,“我还知道沈阳多次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蕾拉(右一)和同学一起去火锅店吃火锅 摄影 祝洪美
提起沈阳的美食,蕾拉说,她特别爱吃老边饺子、马家烧麦、铁锅炖鹅、铁锅炖鱼、火锅等。
“总体来讲,传统的东北菜都特别好吃,非常符合我的口味。”蕾拉说道。
蕾拉(左三)一家与沈阳的朋友们聚餐 供图 蕾拉
在沈阳生活,蕾拉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这里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又充满了活力和现代气息,让她能够享受到便捷的生活、体验多元的文化。
蕾拉说:“我十分热爱这座城市,十分享受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
对于未来的发展,蕾拉有很多期待。她表示,在学业方面,随着沈阳与国际接轨程度的提高,她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接触前沿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成果;在家庭方面,随着沈阳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她的子女可以在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下接受教育。
这些积极的影响和变化,都让蕾拉对沈阳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
“我的三个女儿目前都在沈阳的公立幼儿园就读,她们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教育;我老公也在沈阳开启了他致力于阿塞拜疆和中国经贸合作的工作;而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研究生毕业后在沈阳找到一份好工作。”蕾拉说道。
东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教师郭营是蕾拉的汉语老师,她表示,蕾拉的汉语带有东北口音,对沈阳也比较了解,这给她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因为我平时接触外国学生比较多,能感受到沈阳国际化开放程度在不断提升,东北大学目前的留学生中,来自俄罗斯、泰国、越南、韩国、朝鲜的留学生占很大比例,沈阳与世界上很多国家互动合作比较频繁。”郭营说,她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外国人才来沈阳学习和生活。(文 祝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