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路小学介绍了学校围绕“双模”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经验。“双模课堂”又称“双模联动教学法”,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双模是“模式”与“模块”的简称。模块是基本单位,模块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模式的构成又依托模块,即“模块”组成“模式”,“模式”由“模块构成”,故称“双模”。
学校精心组织骨干教师开展“双模课堂”实施要求的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培训,深入解读“双模课堂”的教学基本模式“导、思、议、展、迁、评”以及对应的六个模块。培训过程中设置互动答疑环节,确保骨干教师对此理念有清晰的理解与接纳。综合考量各年级、各学科特点,审慎确立实验班级,为后续实验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针对“双模课堂”的实施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培育新的教学增长点,促进教师整体课堂水平提升。
学校以研讨课为主要形式,推动教师对“双模课堂”培训内容的理解与实际操作。每次研讨课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或模块技术,如“引导模块的有效性”“展示模块的组织形式”等。首先由核心组成员推出引路课,展示对特定主题或模块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在引路课结束后,留出一周左右的消化期,让其他教师有时间思考、总结,将所学融入自身教学实践。
最后每位实验教师进行一节研讨课,从最初对“双模课堂”的模仿,逐渐过渡到内化吸收。每次研讨课结束后,围绕既定主题及时组织评课活动,鼓励教师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为授课教师提供多维度的改进建议。
评审阶段,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学骨干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组织开展课堂定标验标活动。评审小组深入各个实验班级,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指导。依据“双模课堂”的标准,对教学环节、学生参与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反馈与改进方向。(文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