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沈阳市2025年教师节教师风采展示中,扎根乡村教育32年的女教师段艳侠对教育的理解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她有两条教育原则:一是教师要以具体行动取代空洞安慰,用平等视角替代怜悯同情,凭未来视角超越当下困境,让关爱成为学生自尊自强的坚固基石;二是教育的智慧,在于欣赏与因材施教。
段艳侠在课堂上 供图 沈阳市第六十中学
1993年8月,段艳侠从师范院校毕业,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到新民市罗家房的一所学校任教。两年后,她调入沈阳市于洪区平罗中心校,在那里继续耕耘了五年,2002年,她调入沈阳市第六十中学,担任语文学科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至今,她已扎根乡村学校32年。
段艳侠与学生们在一起 供图 沈阳市第六十中学
小敏(化名)是段艳侠现任班级中一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一次上课时,小敏突然晕倒在地。段艳侠联系家长无果后,毫不犹豫直接将孩子送往医院,经检查,小敏是因营养不良导致低血糖、贫血,段艳侠赶忙买来食物喂给她。待联系上小敏父亲,才得知小敏父母离异,父亲忙于打工维持生计,对女儿疏忽了照顾。了解情况后,段艳侠经常给小敏带营养品,同学们也自发地轮流给她带来饭菜。如今,小敏变得开朗活泼,与同学们一起欢笑、一起玩耍、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段艳侠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对于爱好美术、手工的同学,她就安排他们负责布置黑板报;对于擅长劳动的同学,她就利用试验田让学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锻炼他们的能力。
段艳侠在语文课堂上 供图 沈阳市第六十中学
在辅导学困生方面,段艳侠更是用心钻研,指导他们写作文。她把带领学生做过的每一件事都搜集整理,作为写作素材。平时,她利用节假日、课间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在花坛前、操场上、实验田里,与学生们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她指导学生将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成作文,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同时,她自己也经常撰写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段艳侠深入实践教学生积累素材 供图 沈阳市第六十中学
小刚(化名)是班级中语文阅读和写作困难的学生,段艳侠运用自己的教学成果对他进行指导。小刚家有大棚,他非常勤快,经常帮助父母分担农活、照顾妹妹。段艳侠便鼓励他把这些经历记录下来,作为作文素材。渐渐地,小刚写作文时有话可说,不再觉得困难,还爱上了语文阅读和写作。像小刚这样的学困生,段艳侠带出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后来都考入了理想的学校。
2021年,段艳侠被评为“沈阳市十四五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22年,被评为“兴沈英才计划教学名师”,承担两个市级工作室的任务。这为她搭建了更高的学习平台,她不仅用心服务学生,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教学成果辐射沈阳市各区,用知识的火种,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火。(文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