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国际软件园内,有一家企业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即便是今年上半年,在很多企业过得非常焦虑的情况下,沈阳民航东北凯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凯亚”)仍大规模招兵买马,号称要扩招1500名程序员队伍,打造研发中心“编程天团”。
不断招聘: 令人羡慕的“苦恼”
一切意料之外的现象背后,都一定有个情理之中的内核。
东北凯亚,是一家专门从事民航领域信息化建设和软件研发的国有企业。近年来,随着国内5G技术逐渐成熟,我国民航系统信息化脚步加快,东北凯亚的研发任务变得更重了。根据企业规划,今年要在民航系统开发中实现更多创新和迭代。
信息化开拓,一方面需要较好的硬件条件,另外程序员人才也是关键。
“一家企业的产品有强烈市场需求才会大量招兵买马。”东北凯亚总经理朱家彬一语道破企业招聘的“内幕”。在朱家彬的眼里,人才是稀缺资源。首先,优秀人才需要慧眼去发掘;优秀的人才更不是韭菜,割了一茬马上就有新的,而是需要大量时间培养、高成本低概率的“物种”;企业和人才之间更需要高度认同感和契合,才能相互依附和发展。
为了让程序员拥有一个宽松舒适的办公范围,去年初,东北凯亚经与沈阳国际软件园协商,在园区内订制了自己的专属楼宇,并取“千里挑一”之意设置1001个办公岗位。今年以来,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现有的“千里挑一”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程序员数量向“1200”大关逼近。
持续研发:一件最靠谱的事儿
正如朱家彬所言:“信息化企业最值钱的是人。这些优秀的人才用一串串代码帮助企业在行业内获得一项项成就,为公司源源不断盈利。”
疫情期间,国内各航空公司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激发出包括退改签、旅客健康申明、人员筛查等新需求,同时对航空公司各种平台性系统软件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东北凯亚利用技术及经验积淀,在36小时内紧急研发上线了“机场旅客健康申明系统”,并在沈阳桃仙机场上线使用。该产品上线仅8天便在全国135个机场投入使用。
自2月3日以来,东北凯亚又在现有的“机场行APP”中,紧急上线了“新冠病毒确诊患者同航班自动通知”“机场流量&航班拥挤度查询”等产品。
记者了解到,135个机场使用同一款产品,并非该公司的服务上限。从广度上说,东北凯亚是面向国内237个机场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其业务覆盖国内所有机场、航空公司及航空公司的海外业务。
“研发”“代码”已注入东北凯亚肌体。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对外研发”,企业也全部采用“数字化”和“代码”对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疫情期间,为了便于管理员工的健康状况,东北凯亚摒弃了传统的纸质统计方式,组织技术骨干员工开发了《员工健康&流动情况实时自动化申报系统》。该系统不但保证了东北凯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他们还将代码完全开源,免费提供给其他企业使用。目前,该产品已在辽宁机场管理集团等多家企业投入使用,日使用人数超过10000人。
一个车位: 激励员工拼搏的动力
幸福感是东北凯亚员工的终极追求。
2020年,洪志鹏来到东北凯亚工作已经奔向第四个年头。从工作的第二年起,他分别获得公司颁发的劳动模范奖、优秀员工奖及总经理项目奖。眼下,洪志鹏正在努力带领自己的团队针对一款航空公司旅游零售平台进行项目开发。“为了我的地下车位,我更得努力工作。”
洪志鹏所说的地下车位指的是企业为员工预留的车位。为了公平公正,经过员工投票决定,企业200余个停车位一律优先预留给获得“优秀员工”“劳动模范”等奖项的员工,有效期一年。
除了帮助员工解决停车的难题,员工的吃穿住行无一不体现“以人为本”。
为了让员工吃上可口的饭菜,东北凯亚要求所有的食堂供应商提供供货清单。食堂菜价、超市产品种类、饮品区设备标准……几乎所有的决定,都是来自员工的投票选择。“在东北凯亚自己活出了上帝的感觉。”洪志鹏戏谑地说。在洪志鹏的员工卡里,每个月会收到公司打来的近600元餐费补助。
一种眼光: 危险与机遇的“一体两面”
疫情让很多公司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东北凯亚在这期间,不仅从软件园D区的租赁办公区搬到了气派的B区独栋楼宇,复工率还达到了120%。
“其实,疫情对我们影响不大。”朱家彬坦言,疫情让原有的客户衍生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为东北凯亚带来新的订单。“我认为做信息化的企业眼光要看的是未来。”在朱家彬的价值观里,短暂的市场变化不会影响企业前进的方向,而做信息化企业本身是要去引领客户发展,引领时代进步。
“企业应该利用这段时间练好内功。”朱家彬告诉记者,接下来,东北凯亚将对目前使用的机场管理软件进行革命性的升级,迭代后的机场信息管理软件将从原有的二维软件变成三维甚至嵌入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就如同置身于实际的机场环境。“未来的民航信息化软件将迎来新的时代,客户的参与程度将大大增加。”朱家彬说。(记者 黄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