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季度,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27.5亿元,同比增长35.6% 重大项目提供支撑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开局首季看振兴⑨
今年3月,辽宁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以各市视频连线互动的方式同步进行。此次活动中,1141个新建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676亿元,同时还有3318个续建项目复工。在这个活力涌动的春天里,全省14个市及沈抚示范区一同吹响了项目建设“冲锋号”,也为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项目加快建设,离不开前期的招引储备。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下,全省招商引资系统紧紧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以精准招商为核心,切实提高项目落地到资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一季度,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27.5亿元,同比增长35.6%。
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
纵观一季度全省招商引资数据,引进内资方面,一条条昂扬向上的增长曲线,传递出辽宁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积极动向。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引进内资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到资速度加快、重大项目拉动作用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等特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辽宁省资金到位明显加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分析称,从实际到位内资看,一季度,全省14个市到资额同比增长均达到8%以上,其中3个市增幅超过100%,分别为铁岭市、阜新市和营口市。今年以来,各市招商引资亮点频现。沈阳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80个,较去年同期增加87个,同比增长22.1%。大连市2月举办了“推动一季度项目开工暨招商项目签约仪式”,121个项目签约,签约额1321亿元;铁岭市集中开展了“招商百日攻坚行动”,共举办“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126次,签约项目140个,签约金额174亿元。
重大项目成为引进内资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共有1072个内资项目到资,实际到位资金1493.7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到资1亿元以上项目284个,到位资金1245.3亿元,占全省内资到位资金总额的83.4%;到资10亿元以上项目32个,到位资金588.6亿元,占全省内资到位资金总额的39.4%。
第二产业投资高速增长,成为一季度招商引资的鲜明特点。从实际到位内资看,一季度,第二产业到资618.1亿元,同比增长55.2%,占全省内资到位资金总额的41.4%,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称,这表明辽宁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一变化也符合辽宁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趋势。
投资预期稳中向好
4月19日,德科斯米尔(沈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新线束项目在沈阳开工建设。这一项目也是该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规模最大、技术产品最为先进的工厂,投资总额达8亿元,占地12.8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竣工投产,主要为宝马、奔驰等客户提供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产品。
自2003年开始,德科斯米尔集团先后在沈阳、本溪、鞍山设立4家汽车内饰及线束生产企业。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该集团选择继续在辽宁扩大投资,设立第五家工厂,充分彰显其对于中国、对于辽宁经济前景的信心。
看好辽宁、深耕辽宁,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投下对未来辽宁的信任票。统计显示,一季度,全省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7家,同比增长32.3%。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4%。
数据展示成绩,同时也反映预期。从产业类别看,一季度,辽宁省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1%,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近六成,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4.7%。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46.4%,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40.6%。从产业来看,外资引资水平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特征也正在显现。随着辽宁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逐步深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外来资本的产业结构也会在不断调整中,与辽宁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相匹配,辽宁引资质量提升也将取得积极进展。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省商务系统将持续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摸清各市产业及重点企业情况,梳理招商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帮助提供招商产业地图,为开展精准招商提供指引。同时,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系列活动,积极申请将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提升为国家级展会,提早谋划、精心筹备,力争第二届辽洽会在嘉宾邀请、特色活动、签约项目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打造为辽宁省“请进来”的标志性招商平台。(辽宁日报记者 董翰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