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铺就“好路子” 鼓起“钱袋子” ——鞍山提升农村产业质效和竞争力推动乡村振兴
繁荣的西柳中国商贸城 (资料片)
鞍山南果梨畅销全国 (资料片)
台安县八角台街道雅化村千亩花田铺就富裕路 李东奎 摄
核心提示
鞍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抓发展、促振兴”,从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品牌建设等重点环节发力,不断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上半年,鞍山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新增设施农业0.39万亩,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2%,增幅列全省第一位。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国农村商业建设工作现场会在海城召开。
因地制宜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盛夏时节,行进于鞍山市台安县八角台街道雅化村,只见道路两侧的花田内,处处是紧张忙碌的身影,花农们个个干劲十足。
“目前,全村花卉种植专业户已达300多户,花卉产业每年产值5000万元左右,平均每亩收益上万元。”雅化村党支部书记何旭告诉记者,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引导下,以福禄考为主栽品种,雅化村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宿根花卉种植专业村,还被誉为“中国福禄考之乡”的美誉。
特色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不仅孕育彰显着地方特色,更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支撑。为此,鞍山市按照“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优势,全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鞍山以划定的东部山区生态农业区、中西部平原沿河高效农业区、城市近郊都市农业区三大重点优势区域为载体,全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其中,东部山区生态农业区包括岫岩满族自治县、海城市和千山区的东部山区。鞍山市力争发挥山区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突出发展水果、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型、生态型农业发展区。同时,着力做好以南果梨为代表的乡土产业,积极建设“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南果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中西部平原沿河高效农业区包括海城市中西部和台安县沿河地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温室瓜果、花卉产业,力争形成设施型、精品型高效农业发展区。同时,围绕蔬菜种苗产业,打造省内最大的海城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
城市近郊都市农业区包括千山区和县城附近区域。鞍山力争发挥城市近郊优势,重点发展宠物、观赏鱼、设施蔬菜、精品花卉、温室瓜果等产业,形成科技型、观光型都市农业发展区。同时,建设鞍山花卉生产基地,以鞍山城区、台安县城郊、海城开发区、东四方台、毛祁为重点,建立鲜切花宿根花卉和精品盆花基地,重点建设君子兰标准化生产基地。此外,实施鞍山观赏鱼养殖基地建设,加强鞍山观赏鱼品牌建设。
在此基础上,鞍山市还出台了鞍山南果梨产业链发展规划、鞍山市食用菌产业链发展规划等,明确特色产业发展的重点及推进措施。其中,发展食用菌产业将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进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等重点上持续发力。
延链强链 深耕农产品加工业
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作业人员挥汗如雨……当下,走进鞍山市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万吨食品深加工项目工地,只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作为鞍山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代表项目之一,该项目包含年加工4万吨出口熟食和年加工3万吨调理品子项目,主要建设车间、冷库、消防水池、污水站、宿舍楼、库房及其他附属用房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6亿元,新增就业600人。
鞍山市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提升地域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鞍山市紧紧围绕粮食生产、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屠宰等,全力打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其中,上游积极推进种植业规模化发展、畜禽的养殖升级,补全兽药、饲料、选种、育种以及其他方面农产品加工业原材料产业链的构建要素,推动建设台安牧原百万头生猪基地。下游依托台安白羽肉鸡产业集群等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推进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建设,加强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建设等。
在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方面,鞍山市按照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建设标准,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完善功能,突出特色,使园区成为企业孵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交流的平台。其中,围绕台安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积极推进农副食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畜禽深加工、食品加工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向集群化、园区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迈进,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努力打造百亿级集聚区。
在加快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方面,鞍山市围绕产业定位,突出特色,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推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其中,在发展海城市果蔬和粮食饲料等农产品加工方面,重点推进南果梨酒、果汁果脯等项目;在发展台安县肉类制品、粮油果蔬等加工方面,重点推进肉鸡屠宰加工、熟食制品加工及骨粉加工等项目;在发展岫岩县食用菌、果蔬、中药材等加工方面,重点推进软枣猕猴桃、香菇种植及加工项目。
在积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方面,鞍山市围绕南果梨、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产业链,积极推荐一批省级龙头企业,认定一批市级龙头企业,并鼓励龙头企业与国家科研院所、高校联合成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等。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与欧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农业投资、科技、加工机械装备等领域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鞍山市还着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企业采取自建、共建、订单收购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实现产业前延后伸。同时,鼓励农事生产企业等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向后延伸,实现接二连三全产业链经营。此外,健全一二三产融合机制,建立“生产+加工+农户”的要素聚合机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带动农户深度参与一二三产融合,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支持力度。
释放活力 健全县域商业体系
“这里整合了多家快递公司的分拣和派送业务,不仅为每家公司每年节约开支2万余元,而且还能为村里的电商提供更便捷、更优惠的外运服务,特别是可为村民提供快递代收、寄存、派送等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消费的升级。”7月23日,谈起去年村里投入运营的中小村电商服务站时,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党委书记姜永波对服务站在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连连称赞。
姜永波的感受,正是鞍山市不断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产生成效的真实反映。鞍山市紧紧围绕“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工作思路,立足乡村,贴近农民,以逐步健全商业网络、壮大商业主体、改善消费环境、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为抓手,不断加强农村商业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便民服务能力和商品流通质量,激发农村市场活力。
鞍山市以集聚圈带动周边商贸业态共同发力,全面推动形成生产加工性组织、销售商、批发市场、零售商、第三方物流组织以及各种产业化组织,力争将分散型企业汇集到一起,用集聚圈酝酿更大集聚效应,为全市农村商业发展筑底。其中,海城市已形成了以西柳市场集群为龙头,以南台箱包、海城建材等为两翼的梯次商圈,通过集聚各种业态、商品、服务,形成不同规模的商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
在推动县域商业中心区建设方面,鞍山市整合多方资源并开展升级改造工作,全市县域已建成25个初具规模的大型商务网点,通过这些网点将城市发展模式注入县域商贸流通中。其中,海城市引导商业向重点路段集聚,形成了以商场、连锁生鲜超市、酒店等商贸流通业态为骨架的商业中心和由6条特色商业街组成的商业中心区。台安县整体筹划,通盘考虑,形成了以台安县公园为主的夜经济产业链、以金山迪雅溪谷小区为主的特色餐饮一条街、以服装鞋帽为主的轻工一条街和台安县文化夜市一条街。
在推动新兴农村商业模式发展方面,鞍山市积极探索将连锁零售企业向农村下沉,以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打破传统的农村“夫妻店”等经营模式,整合资源,转变陈旧经营业态,升级为具有现代化经营能力的公司型经营模式。其中,推行的“辽叶e家”连锁加盟店,通过大力实施连锁品牌进乡村、先进技术进乡村、品质商品进乡村、现代物流进乡村、安全诚信进乡村、配套服务进乡村等“六进乡村”举措,不断提升农村普通食杂店经营水平,打造全省零售连锁品牌。
鞍山市还以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推动“一中心 三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其中,海城西柳服装产业集群直播基地以西柳电商产业园网货城为核心,通过相关部门指导发展,目前,西柳电子商务产业园已被打造成集公共服务中心、品牌孵化中心、电商培训中心等六大功能体系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园区。
提质增效 强化科技支撑和品牌创建
“以前种的普通西红柿每公斤1元还不好卖,如今在‘桂特派’的指导帮助下改种富硒柿子,每公斤价格高达36元不说,货都不够卖。”谈起收入发生的巨大变化时,岫岩满族自治县红旗营子乡矿山村蔬菜种植户佟守东满口都是对鞍山市科技特派员桂永帅的感激,正是在桂永帅的技术支持指导下,让他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兴农的力量。
事实的确如此。为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鞍山市围绕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同时,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动实施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此外,还积极加强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支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加快技术改造升级。
此外,鞍山市还从培育本地品牌、促进绿色生产、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发力,积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鞍山市积极培育本地品牌,在全市涉农县(市)区内开展“鞍山市特色农业品牌”评选,评定出“鞍山特色农业品牌”49个,积极推进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建立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推进绿色、有机认证,扩大“二品一标”覆盖率。此外,强化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专业化“五化”模式,带动区域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市已有绿泰佳葡萄等37个产品通过有机、绿色食品认证,鞍山南果梨等13个产品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鞍山市还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农产品区域影响力。全市以鞍山南果梨等特色产业为抓手,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联合与协作,共同打造农产品“地域名片”,并积极与企业家协会、京东科技、中联加互联网科技发展研究院、沈阳农博网等对接,共同研究探讨南果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同时,积极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精心安排了10家企业、20余种特色农产品在2021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大会集中展示推介,成功举办中国鞍山第九届君子兰精品展等。
产业发展齐发力,百花齐放春满园,鞍山已奏响乡村振兴的新乐章。(辽宁日报记者 刘家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