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新动能” 跑出“加速度”——大连高质量发展新观察
2021-09-02 11:36:17来源:新华网编辑:王巍责编:李胜兰

  新华社大连8月31日电题:积聚“新动能” 跑出“加速度”——大连高质量发展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郭翔、张博群

  清晨,一辆辆天蓝色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的中国石化海明综合加能站完成加氢后,驶向城市街区。“刚刚投入运营的海明综合加能站集‘油气氢电服’一体,是我们构建氢能生态链的关键一步。”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车文斌说。

  瞄准未来发展方向“育新机”、惠及民生“补短板”、强化营商服务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大连紧抓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高标准谋划项目,高水平推进项目,高效率服务项目,积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抢未来,点燃发展“新引擎”

  大连庄河海域,总投资59.6亿元的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作业船正吊装着风电机组,一个个“海上大风车”耸立在碧海蓝天之间。“从海上风电到集中式光伏发电,庄河不断做大做强清洁能源产业链,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庄河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高嘉峰说,目前,庄河共谋划储备清洁能源产业链项目26个,概算总投资超2000亿元。

  从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从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到港航物流产业集群,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大连,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唯有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方能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

  船用氢能装备检验检测平台、港口5G自动驾驶模拟与测试示范工程、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基地……大连近日举办科技创新资源推介大会,发布41项重大科技谋划与招商项目的同时,签约45个重大科技项目,项目总金额达110亿元,将为大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积聚新动能,储备大项目,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今年上半年,大连高技术产业投资69.2亿元,同比增长181.3%。同时,大连上半年共审批、核准、备案项目149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4个,较去年同期增加53个。

  投民生,发力美好“新生活”

  正在紧张施工的大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北方第一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工程,重约6万吨的E8管节在8月25日成功安装。“E6、E7、E8三个管节40天安装完成,刷新此前E3、E4、E5三个管节44天的安装周期。”大连湾海底隧道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磊说。全长约5.1千米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建成后将成为大连纵贯南北的快速通道,不仅方便市民出行,也将优化城市功能。

  交通基础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今年,大连更加注重发挥有效投资在补齐民生短板上的效能,谋划及投资一批基础性、长期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的高质量项目。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0万平方米、改善1.7万农村人口饮水条件、修养农村公路约200公里……大连通过线上线下公开征集,多形式、多渠道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明确今年15项重点民生工程,解决人民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

  在东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今年上半年教育支出13.3亿元,同比增长59.8%,主要投入新建和续建大连大学附属中学、明伦小学、星河小学等学校,预计可解决1.05万名新生入学问题。

  抓服务,擦亮营商“新品牌”

  “海明综合加能站项目从规划到建设,自贸区相关部门有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中石化北方能源(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波说,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规划建设部门推出的“预约定制服务”,使得项目提前5天拿到规划许可证。

  针对项目建设往往面临一些“疑难杂症”的情况,大连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把“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张进度表和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服务机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服务秘书”“绿色通道”作用,解决项目审批、手续办理、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做好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打通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

  大连红沿河核电站至瓦房店500千伏线路工程是红沿河核电站电力外送的“大通道”。“大连和瓦房店市相关部门和我们30余次专题研究工程推进中的各项问题,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国网大连瓦房店市供电公司经理纪清雨说,目前工程已经完成85基铁塔组立、15余公里架空线路建设,整体进度达到75%以上。

  为持续优化大连的营商环境,大连近日围绕政策公开、权力公开、诚信建设、政务服务、诉求办理、执法监管等方面,公开向全社会做出八项承诺,并将对企业群众反映存在的不守承诺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