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质”变动力强 ——看丹东市如何迈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新步伐
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忙碌 记者 王卢莎 摄
核心提示
9月17日,丹东市“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纷纷上马、投产,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加速向“结构更优化、布局更合理、效益更突出”迈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随之加快。
丹东市委、市政府立足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坚定不移抓工业强市,以“项目年”为载体,以营商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统领,多措并举,抓实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丹东工业经济升级版。
1月至8月,丹东市3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8%。全市涉及34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3%,同比增长23.9%。
丹东港港口专业泊位升级、港铁联运等重点工程正在全力推进 (资料图)
政策引领 促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关系企业生存、关乎经济稳定。”丹东市主要领导深入分析,目前全市企业的本地配套率仅为10%,很多企业的生产依赖国外或省外原料,既增加成本,又不够稳定,“我们必须围绕‘老、原、新’产业,加快完善和延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
为此,丹东市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延链补链强链。今年上半年,丹东市印发了《丹东市“三篇大文章”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一名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随后,丹东市印发了《关于建立推进“三篇大文章”工作专班体系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专班班长+产业链链长+分产业链链长”的组织架构,梳理了主产业链12条、分链30条;覆盖规模以上企业351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90.9%;挖掘产业链主要缺失项目11个,缺失产品44个,针对缺失点谋划了补短板、填空白招商项目23个。
为进一步细化“三篇大文章”组织架构体系,实现专班化、专人化、专业化,丹东市出台了《丹东市“三篇大文章”专班体系的细化方案》,囊括了各地区、各部门437名工作人员,部署绘制产业图谱、招商亿元项目、组织对接活动、打造标志企业等60项具体任务,实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分解到人。
丹东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全市优质资源和要素,从5个大方向、31个小门类,多角度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丹东市设立了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本地企业与华为深度合作,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同时,为进一步帮助解决工业企业在增产、扩能、技改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确保完成全年90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丹东市出台了《关于深化企业联系包扶活动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工作方案》,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全市工信、科技工作人员实现了点对点对接。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利好政策,成为助推丹东市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强大动能。
优化结构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丹东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在“抢抓黄金季 做好大文章”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中,82个技改项目集中开复工,其中投资额超亿元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额109.1亿元。
此次“黄金季”开复工项目中,既包含神龙增压器智能工厂二期、首钢硼铁智慧矿山建设等技术改造项目,也有丹东药业满药生产基地二期、优纤科技生物基尼龙56纤维二期等“三篇大文章”重点项目,同时也包含合作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金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这些技术含量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质项目开复工,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意义重大,不仅充分释放企业生产活力,更对丹东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完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数字赋能,丹东市把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制定好技改方案,帮助企业实施好技改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港口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来要由20名工人控制操作的恒温车间,如今4名工人便可完成操作,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较大提升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众多企业站位科技前沿,善于运用“揭榜挂帅”“‘人才+团队’带土移植”等办法,加快推出一批创新成果。同时,丹东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特别是抓好“上云用数赋智”。目前,丹东市已经建成“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24个,16户企业实现“上云赋能”。
丹东正润食品有限公司则在捕捞、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寿司、即食产品等,延长产业链条,产品出口日韩等国外市场,深加工产品占全公司销售总量的30%以上,每年多收入1亿多元。丹东市对于加工类的“原字号”企业,借助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加强资金、用工、原材料、用能、物流、订单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实落细相关政策,实现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带动上下游。
位于金泉工业园区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是自身产品研发能力强和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字号”企业代表。2016年研发的“在线激光粒度仪”可以对碳素、铝粉、水泥等实施静态检测。去年,企业对该产品技术功能进一步升级,现在可完成在线实时动态实体检测,产品向国际一流品质迈进。
与此同时,全市上下深入落实《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9个园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真正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创新驱动 加快建设“三个城市”
在9月24日举行的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丹东展馆以“开放、创新、幸福宜居”为主题,30家全国知名的丹东企业携60多个品类产品参展,全面展示丹东市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的发展成就。“高、精、尖”核心产品纷纷亮相,充分展现了丹东市对外开放新姿态和产业发展优势。
丹东市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建设数字丹东,深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提质升级,构建多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顺应发展趋势,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丹东市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三个城市”,向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丹东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是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在全省推动开放发展上,丹东理应当排头、做先锋。以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为目标,丹东市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统筹港产城发展,抓好稳外贸、稳外资,持续深化区域合作。
经过多年发展,丹东形成了仪器仪表、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小浆果、畜禽养殖、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丹东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向创新体制优、创新导向明、创新生态好、资源集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发力疾行。
在丹东振兴发展进程中,绿色正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中国气候宜居市”国家气候标志花落丹东。
丹东市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丹东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打好园区建设、项目投资、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做精做深“三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谋振兴发展、谋民生福祉。(辽宁日报记者 王卢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