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
2021-10-16 16:25: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黄非责编:李胜兰

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_fororder_图片2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在沈阳举行 供图 沈阳市科协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杨薇):10月15日,作为沈阳市人才交流大会的系列活动,“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在沈阳召开,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及科技企业代表齐聚论坛现场。

  此次论坛是在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局、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办,日本华人华侨博士协会、浑南区科学技术协会、沈阳高新区科技发展办公室、沈阳浑南科技城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沈阳以科技创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_fororder_图片 5

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智丰主持论坛 供图 沈阳市科协

  论坛以“聚才汇智 创新沈阳”为主题,由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吴智丰主持。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哲致辞,驻日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安载鹤、日本华侨华人协会会长葛宗涛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论坛并讲话,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吕波等相关领导出席论坛。

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_fororder_图片 6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文哲致辞 供图 沈阳市科协

  张文哲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沈阳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产业结构转型的窗口期和攻坚期,担负着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要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技去引领、创新来驱动、人才作支撑。按照“十四五”的总体部署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创新在振兴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水平,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力争到2025年,沈阳总体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协同开放创新日益增强,东北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更加突出,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进展,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副省级城市排名显著提升。

  论坛共设五场精英人才学术报告,邀请长崎综合科学大学教授刘震、高知工科大学教授任向实、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教授赵新为、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基金合伙人汪峰、日本中央大学教授唐成五位专家,从国内资源输出、商业模式打磨、国内市场验证、技术评估等方面,帮助有意愿归国创业的项目带头人熟悉国内市场、打通回国壁垒、增强归国信心。同时,论坛聚焦全球科技及经济大势,分析中外前沿技术差异,预判未来经济走势,阐述全球视角下的“中国机会”。

  人才新政升级3.0版本 坚持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

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_fororder_图片 7

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吕波出席论坛 供图 沈阳市科协

  作为东北地区特大城市、老牌工业名城,沈阳拥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扎实的产业基础,担负着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要使命。

  今年,沈阳在引进、培养、奖励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多措并举,推出沈阳人才新政3.0版本,坚持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重点突出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准支持,覆盖人才“引、育、用、留”各个环节,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_fororder_图片 9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赵新进行远程演讲 供图 沈阳市科协

  与以往沈阳人才政策相比,人才新政3.0版对引进培养的高层次人才鼓励其在产业链上找贡献点,根据实际贡献,给予奖励支持。

  在海智大赛工作上,沈阳从“用得上”“找得着”“引得进”“帮得好”“合得来”等5个方面实现价值共创,依托离岸基地、海智基地、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和海外工作站等工作平台,汇集国内外创新资源,整合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园区孵化、创业指导等要素,聚焦沈阳重点产业发展,推动海智大赛工作提质增效。

聚才汇智创新沈阳 2021海智精英国际论坛举行

论坛现场 供图 沈阳市科协

  此次论坛的召开,是促进海内外科技交流、促进国际技术转移转化的创新探索,更是海内外科技人才交流融合、共谋发展的盛大集会。沈阳通过营造敬才、爱才、聚才的浓厚氛围,搭建各类交流展示平台,建立项目合作对接机制,着力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加速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