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 沈阳开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资料图片 摄影记者 张文魁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和枢纽,也是推动国际交流和发展的门户。近日,备受关注的《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擘画了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并从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等方面,详细描绘了沈阳的未来愿景。
十余载九城获批,三年来无一新增
国家中心城市具体指什么?根据原建设部2007年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中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
时间回溯至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首次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广州5个国家中心城市。
时隔近6年,国家中心城市“朋友圈”迎来首次“扩容”。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成为西部内陆地区城市开发的高地。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数量增至8个。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西安成为全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
据了解,根据《征求意见稿》,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四大意义:一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筑牢安全底线、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要求;二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引领东北地区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三是建设沈阳国家中心城市是推动辽宁省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行动;四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沈阳争做生态文明时代高质量发展“模范生”的战略举措。
功能定位:一枢纽四中心
根据《征求意见稿》,沈阳市的定位是“一枢纽四中心”,其中,“一枢纽”指的是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四中心”即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
具体的战略步骤是:到2025年,建成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到2035年,建成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
在建设国家现代综合枢纽方面,沈阳将加快建设机场第二跑道,优化布局国际、国内航线网络,积极争取第五航权,打造航空枢纽网络。推进沈白高铁建设,规划沈营、沈铁、沈丹、沈抚4条城际铁路及沈辽、沈新、沈康3条市域快线。培育中街—皇城国际商圈、东中街国际文商旅融合商圈、泛太原街国际智慧商圈、西塔—北市—南市国际风情商圈、浑南国际消费体验商圈,打造国际时尚消费集聚地。
全力打造一批“大国重器”
在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方面,沈阳将全力打造一批“大国重器”,积极推进150万吨及以上等级乙烯三机、大功率集成式压缩机组、大型PTA装置压缩机组等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攻关,积极发展大型双龙门、重型落地式铣镗等战略核心产品,重振沈阳制造业的国际地位。
加快推进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推进网络信息安全、5G基础设施及应用、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制造和智能传感器等产业发展,全面为“老、原、新”产业赋能,叫响“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
打造“一城三区、一园多组团”的科技创新空间体系
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浑南科技城建设为引领,积极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沈阳将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高能射线多束源材料多维成像分析测试装置、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工业智脑与边缘计算科研基础装置、轴承全生命周期研究评价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积极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沈阳燃气轮机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构建“一区一街一城”的现代金融服务布局
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方面,依托沈阳金融基础扎实、金融生态良好的优势,积极吸引集聚全球金融资源,打造“金融全牌照”城市,推动金融体系、产品、服务和监管的完善和创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全国资本市场“沈阳板块”,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建成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开放创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依托金融商贸开发区一区、和平金融街一街、浑南科技城一城,加快构建“一区一街一城”的现代金融服务布局,支撑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
打造三大文化地标,形成都市人文地标群
在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方面,全市将实施沈阳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张学良旧居、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南满医学堂、吉祥寺等文物保护工程。打造中华文化、都市生态休闲文化、都市人文等3大文化地标。
打造盛京皇城成为沈阳历史文化传承中心、中华文化地标,打造棋盘山旅游度假区成为都市生态休闲文化地标,围绕辽宁省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沈阳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形成都市人文地标群。
优化、提升城市四个品质,让人民有温暖、有尊严、有事业、有希望
在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方面,沈阳将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打造“一主三副、浑河两岸、一廊两轴”的3大空间结构,推进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4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开展“幸福教育”专项行动,落实“双减”国家试点任务。深化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改革,建设健康沈阳。依托沈阳“15分钟养老服务圈”、儿童公园、运动中心、“沈漂”青年人才驿站,打造全龄友好城市。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围绕“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以文化城”,构建“一屏一带、两山七水多廊”市域生态空间结构,建设生态秀美之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依托盛京大剧院“钻石璀璨”高雅艺术品牌,打造《沈阳印记》旅游综艺演艺IP。打造一批城市书房、城市书屋,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建成“百馆之城”。(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方月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