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改出“新生活”】如厕不再挨冻,如厕不再摸黑,如厕不再“闻味”,如厕也能刷手机 城里人来咱农村 不再害怕上厕所
2021-11-24 11:47:17来源:指尖沈阳编辑:王巍责编:冯薇薇

  “以前上厕所,夏天苍蝇飞来飞去,冬天冻大腿,尤其是腿脚不好的老年人蹲下很吃力。”苏家屯区永乐街道互助村村民赵延发,站在自家屋内卫生间门前笑呵呵地说,上了65年的室外旱厕,老了蹲不下去了,如今赶上政府的改厕政策,一分钱没花就解决了如厕难题。

  方寸之地的厕所既影响着生活环境,也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苏家屯区在改厕问题上,聚焦“能用、好用、长期用”这一核心目标,围绕统筹推进、技术创新、运营维护、宣传发动等关键环节,“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改厕任务,全区目前正常使用的改厕已达11442座。11月20日,记者对该区的改厕工作进行了探访。

  农家的厕所跟城里没啥区别

  “我前不久患了白血病,在医院时蹲着上厕所是个大困难。当时和家里人商量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建一间室内厕所。正好赶上村里宣传免费改厕,我第一个报名,在村里改造的基础上,自己加钱买了热水器、淋浴、洗手盆和吊棚,现在卫生间是家里最新最干净的房间。”永乐街道互助村的程艳霞高兴地将记者带进屋内,参观她家的卫生间。

  程艳霞家的新卫生间约6平方米,敞亮整洁,有时尚气息,和城里高楼大厦的卫生间并无区别。她喜笑颜开,“我准备再买一个灯暖,马上可以在家里洗澡了。以前上厕所都匆匆忙忙,现在上厕所都是一种享受,可以边上厕所边玩手机,再也不用担心腿蹲麻了,被臭气熏着了。”

  城里的孩子回家不再怕上厕所了

  由于是改厕第一年,又面临入冬,苏家屯区永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永虓对改厕后的家庭进行回访。提起使用感受,程艳霞赞不绝口,“农村人什么苦没吃过,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但唯独生病后觉得上旱厕是大难题,现在困难解决了,在城里的孩子回家最不习惯的就是上旱厕,这个问题也解决了,以后孩子有了孩子,也不怕回农村上厕所和洗澡不方便了。”

【“小厕所”改出“新生活”】如厕不再挨冻,如厕不再摸黑,如厕不再“闻味”,如厕也能刷手机 城里人来咱农村 不再害怕上厕所

【“小厕所”改出“新生活”】如厕不再挨冻,如厕不再摸黑,如厕不再“闻味”,如厕也能刷手机 城里人来咱农村 不再害怕上厕所

  “冬天到了,咱们的卫生间刚竣工,如果水箱里的水有上冻迹象,在水箱里放点防冻液,管子经过的地方用草帘和被遮盖一下。这是改厕后第一次过冬,咱们都多注意点。”永乐街道干部与各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提醒。

  居民使用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永乐街道是沈阳市改厕的试点地区,按照居民意愿和具体施工条件,已经实施改厕1385户。通过对已完工厕所居民入户调查,使用满意率达到90%以上。对排查出的部分问题厕所制定了分类整改方案,已全部恢复使用功能。

  在永乐街道互助村内,有一个特殊的“模型”摆在室外,就是改厕原理模型,模型分为两层,上面一层是座便和水箱,也就是室内部分。马桶下方是一根连接管通到室外,在室外连接在一个绿色装置桶上,绿色装置桶就是化粪池。化粪池是玻璃钢结构,将接口从9个优化为2个,最大程度保证罐体稳定性,在源头上防止出现渗水、泄露等问题,化粪池内有三个舱室。粪水到第一个舱室后,通过发酵到第三个舱室完成无害化处理。

  粪水可转化为有机肥

  化粪池上还有一个黄色的连接管,在此处使用能伸缩的软性连接管是苏家屯区改厕是一个创新亮点。李永虓介绍,化粪池埋到地里是会发生沉降,如果连接管是硬材料,沉降后会被掰开,“用软连接后,能被拉伸,上下有浮动,彻底解决了入粪管断裂引发的渗水问题。”

  针对粪污无害化利用这个难点,永乐街道也做出了有益尝试,通过国有公司统一清掏,并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直供设施农业,助力设施农业绿色发展。

  103个清掏小分队确保厕所正常使用

  改厕完成不是终点,而是村民使用的起点,苏家屯区更加注重运营维护队伍。从人员、力量、资金三方面入手,建立了区管护中心、街管护站、村管护队的三级管理体系。村管护队182个、清掏小分队103个,每个村至少配备一台吸粪泵,一个户厕按照每年440元标准设立清掏与维护资金。由区属国有企业苏新集团统一管理维护队伍,通过设立29801890客服电话、张贴“一户一码”服务二维码等方式,及时收集群众诉求,确保在一日内完成清掏服务,2日内完成上门维修服务。

  如何越冬是当前改厕工作的焦点和重点,要提前对全部化粪池进行一遍抽水作业,确保化粪池低水位入冬。对全部室内户厕进行冬季温度测量调查,发动群众对化粪池进行棉被覆盖,鼓励群众设置取暖设备、增设墙外保温棚,确保冬季农村户厕正常使用。(指尖沈阳、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远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