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有轨电车与新兴地铁并驾齐驱、现代化城市主干路与高架桥交错呼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给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2021年10月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返程客流陆续到来,记者随着大连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机组人员登上警用直升机,进行节假日空中保障巡逻。警用直升机主要对道路交通情况进行空中巡逻监控,发现交通事故、查找拥堵节点。和往年相比,去年的国庆长假返程高峰期间,沈海高速公路和市区内几条主要快速路并没有出现大面积拥堵现象,返程各条道路基本顺畅。图为东联路井然有序。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华 摄
去年8月30日,由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大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办的大连市森林消防演练活动,在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街道西北山社区西上屯顾沟开展。来自全市10个区市县50余支专业森林消防队1000多名专业森林消防员参加了誓师大会和大演练。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吕文正 摄
基层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社会治理“源头”在基层,唯有引得“源头”活水,才能治理好整个社会。
开新局,谋突破。作为2022年继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个全市性重要会议,昨日召开的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会议,彰显了大连市委、市政府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
聚焦“两先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大连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并肩前行。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会议为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勾画出崭新的发展蓝本,明确了前进方向。
基层社会治理之组织路径
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组织部门承担着动员和组织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社会号召力,引领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职责。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发挥不到位、党员“火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全市组织部门将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突出党建引领,落实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行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基层治理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在“两新组织”以及各类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积极推进在村(社区)网格上组建党组织,加强村(社区)网格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积极推广“七携手”党建品牌。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等。
突出赋权增能,不断提升基层政权治理能力。会同编制部门,积极推进下放“五权”,落实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健全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机制,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全面落实“大工委”制、“大党委”制,推动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驻地单位“三项清单”制度,推动共驻共建共享。
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积极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基层党建引领、村(居)民自主议事、社会力量参与的“微治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调整社区网格,推进多格合一、一格多用,提升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健全村(社区)“两委”班子联系群众机制,开展联户联防、联村联防、邻里守望等多种形式群防群治工作。
树立强基导向,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推进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加大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和在乡镇工作的事业编制人员力度,进一步打通和拓宽村(社区)干部晋升渠道等。
基层社会治理之政法路径
市委政法委将坚持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按照做强市域治理、做实基层治理、做精网格治理的基本要求,着眼化解矛盾、防范风险、夯实基础,扎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牢牢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大连市政法系统将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看政法”“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攻坚”“防范处置个人极端案事件”“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四个专项行动,为全市振兴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开展网格治理基础建设专项行动,坚持党建引领,优化网格划分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激活多元力量参与网格化基层治理,做精做细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实现基层服务的精细化;深化市、区市县(开放先导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指挥调度、社会治理、信访维稳、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相融合的社会治理综合体;加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平台建设,打造集纠纷受理服务、工作指派、业务办理、数据采集、智慧支撑、考核督办、信息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化解平台,实现调解工作集约式、融合式创新发展;深化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全市志愿服务一体化网络平台、大连平安志愿者微信公众号,推广线上志愿服务积分制和志愿者注册机制,建强“滨城卫士”平安志愿者队伍,促进作用发挥,打牢群防群治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平安大连建设考评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将其纳入全市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以考促建,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基层社会治理之公安路径
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的新一轮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是促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发展的崭新实践。市公安局细化方案,提出五个“更加”目标:公安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更加智能;服务领域更加广阔;基础建设更加夯实;治理效果更加明显。57项工作已经制定出时间表和路线图,责任落实到人,挂图作战。市公安局针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全方位的系统改革和治理升级,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持续推进警务流程再造。全域实现现场处置可视化指挥,不断完善110社会联动机制,建立三级警务指挥体系,全市派出所全部建立了实体运作、实战运行、装备先进、专人专班、权限赋值的警务指挥室。此模式运行以来,警情日清零,“求助”日清零均达到100%。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市公安局将重点在办结时限和优秀案件率方面持续发力,将这种工作模式常态化、长效化、最优化。
持续推进管理权限下放。目前,大连市绝大部分城区派出所可实现公安审批、交通、外管等一般业务“一网通办”,但农村一些地区还做不到。市公安局力求在年内实现城乡全覆盖并试点推广自助办理模式。
持续推进服务暖心工程。今年,大连市公安机关将在所有社区(村屯)警务室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窗口和专班,办实事,解难事。强化派出所辖区执法和服务“群众评议团”制度建设,确保公安基层治理更接地气。
持续推进群防群治建设,将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群防群治“筑基工程”:扩大“大连义警”平安志愿者队伍,发挥“五老”红袖标等治安热心人余热,聚合见义勇为者等“滨城义士”力量,建立主责主业的社区(村屯)网格指导员队伍,优先孵化专业调处组织。五支队伍齐头并进,构筑人民防线。
持续推进执法水平提高。大连市警方将陆续出台专门文件,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将继续坚持把命案治理、命案必破、扫黑除恶常态化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硬杠杆”,把侦办民生小案作为“硬指标”。
持续推进治安精准管控。对各类涉校、涉医、涉企案件实行专人专案制度,年内力争实现校园警务室全覆盖。不间断排查安全隐患,采用挂账销号式管理办法,逐一落实整改。全部数据纳入公安云平台统一管理。
持续推进公共安全管理。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危爆物品管理、物流寄递、地铁公交等专项整治集中攻坚。完善全程监管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常态化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之安全监管路径
下一步,大连市也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基层社会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指导帮助基层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为中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赋能。持续推行“四项机制”,激发中小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内生动力,落实全员安全责任,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主动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风险始终可控、隐患动态为零”。探索引进“市场主导、企业自主、政府推动”的第三方安全生产托管服务模式,鼓励中小微企业联合委托专业机构为自己提供专业化安全管理服务,解决“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
压实“三管三必须”责任。持续利用巡查、督查、考核等方式,不定期开展抽查检查,通报各地各部门责任落实情况,督促各行业部门落实“三管三必须”工作制度。实施场景化全链条监管,每周开展调度,督促各行业部门制定部门监管清单并在网上公布,照单监管、落实责任。
立足“两个根本”抓好专项整治。督促区市县政府和乡镇(街道),利用城市更新、项目改造、管线升级等机会,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加强基层社会安全宣传引导。组织乡镇(街道)、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开展安全宣传。在公共走廊、电梯视频、社区微信群等载体上,多角度、多平台把安全知识送进社区和家庭,提升全体居民安全水平。持续开展群众身边无隐患活动,构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安全社区。
基层社会治理之民政路径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一直在路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服务人民。目前,大连市还未完全形成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格局,还存在社区治理多元参与度不足,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不够,城乡社区治理发展不平衡、城乡社区治理基础不扎实等问题。这些正鞭策着全市民政系统在新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对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部署和要求,会同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出台大连市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文件及配套政策措施,对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作出系统性安排,推动建立市、县两级基层社会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在每个区选取城乡社区联系点,加快形成服务联动机制。全面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规范村(居)委会建设,加强村(居)委会下属安全、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建设;评选一批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选取和推广一批乡镇(街道)为民服务能力建设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村(社区)统一划分综合网格,明确网格管理服务事项,理清社区职能,减轻基层负担,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和为民服务能力。着力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科学配置城市社区工作者指标,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工作者岗位激励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提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水平,重点要在城市社区稳步推进“全岗通”服务场所标准化建设,在农村社区设施设备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许晓楠 巴家伟 于艳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