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动力”成为大连城市转型第一引擎
2022-03-17 09:44:23来源:大连日报编辑:黄非责编:冯薇薇

  原标题:让创新“动力”成为大连城市转型第一引擎——“高质量 加速度 检索万亿新动能”系列报道之五

  3月的大连,春意萌动。位于高新区西部的英歌石科学城,建设和招商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1月14日,新年伊始,英歌石科学城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同时在这里举行了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全面吹响向“万亿GDP城市”进军的号角。

  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投入使用;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的储备项目;中科院将在这里构筑“一总部、二基地、三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将建设“三纵一横”科技创新基地……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大连正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要创新策源地和世界级科学城。

  科技创新,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大连创新资源丰富,在连高校和科研院所30多家,国家级创新平台50多家。近年来,大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加快“两先区”建设的战略支撑,加快推进创新策源中心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发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创新主体培育壮大、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等重点任务,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提高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和转化能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聚力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2020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95%,高出全国(2.4%)0.55个百分点;R&D经费占全省总量的比重为37.7%,排名全省第一。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28家,增长22.3%。全市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36.21亿元,增长28.5%。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科技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以“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为抓手 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低排放、抗低温、续航长等特点,被称为“终极环保车”。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潜力大。为加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满足汽车企业对大功率、高可靠性及低成本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需求,2021年大连市组织实施的“揭榜挂帅”榜单上,“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电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开发”项目榜上有名。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源动力”)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交通大学、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动揭榜。

  “我们目前进行了低铂高性能膜电极技术研究,降低膜电极中的贵金属铂用量的同时提高了膜电极的功率密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反极性能,提高了膜电极的耐久性;此外,还完成了新型双极板设计预研及电堆概念设计。”项目负责人、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宝介绍说,成果转化后,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和示范运行需求,并可形成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千台燃料电池汽车预计收入可达2亿元。

  2021年,大连市以“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为抓手,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形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主动揭榜,通过协同攻关突破技术瓶颈。2021年共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84项(省级27项)。为突破新一代时速160公里可变编组城际列车关键技术,提出了“都市圈轨道交通高端运载装备解决方案”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需求,预计成果转化并推广后,短期内可实现5列城际列车销售,预计收入可达2亿元;为突破新一代绿色智能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关键技术,促进大连市高精尖制造装备的首台(套)发展,提出了“绿色智能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卡脖子技术攻关需求,成果转化并推广后,3年内可实现不少于5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销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60亿元……上榜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洁净能源、海洋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 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2017年,签订第一个科研合作项目,到如今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建立换热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平台,通过与大连理工大学密切的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实实在在转化成了生产力。2020年,合作开发高性能循环水冷却塔,整体性能提升8%~10%,其中新型喷淋技术及新型填料仅在冷却塔耗材方面可为斯频德每年节省约400万元。”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斯频德”)生产本部长兼技术部长任超说,“斯频德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冷却塔制造企业之一。但不得不说,在冷却塔基础换热的研发上,我们还处于落后位置,只有速度更快才能迎头赶上,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提供了最好的助力。今年,双方还将进行精密空调系列产品产学研合作。”

  在大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技术要素流动效能不断提升,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连成功转化落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连转化的两项技术,“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合成技术”完成了新一代DMTO催化剂工业化生产的成套技术,建立千吨级新一代示范生产线,年均销售收入超9亿元。“煤制乙醇技术工业化推广及核心催化剂”技术预计创造年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年间接经济效益80亿元。2021年,大连市与中科院沈阳分院院属7个研究所签约在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4项,总金额2.53亿元。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创新策源中心,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创业新高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大连贡献”。为实现这个目标,未来五年,大连市科技工作将坚定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强化创新基础、聚焦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主体、聚集科技人才,让创新这一“动力”成为大连城市转型的第一引擎。到2025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占GDP比重达到3.5%,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

让创新“动力”成为大连城市转型第一引擎_fororder_res03_attpic_brief

英歌石科学城区域,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已投入使用。图片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提供

  以“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为抓手 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低排放、抗低温、续航长等特点,被称为“终极环保车”。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潜力大。为加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进程,满足汽车企业对大功率、高可靠性及低成本的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需求,2021年大连市组织实施的“揭榜挂帅”榜单上,“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电堆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开发”项目榜上有名。经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源动力”)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交通大学、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动揭榜。

  “我们目前进行了低铂高性能膜电极技术研究,降低膜电极中的贵金属铂用量的同时提高了膜电极的功率密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反极性能,提高了膜电极的耐久性;此外,还完成了新型双极板设计预研及电堆概念设计。”项目负责人、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宝介绍说,成果转化后,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和示范运行需求,并可形成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千台燃料电池汽车预计收入可达2亿元。

  2021年,大连市以“揭榜挂帅”科技攻关为抓手,破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形式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主动揭榜,通过协同攻关突破技术瓶颈。2021年共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84项(省级27项)。为突破新一代时速160公里可变编组城际列车关键技术,提出了“都市圈轨道交通高端运载装备解决方案”关键核心技术研究需求,预计成果转化并推广后,短期内可实现5列城际列车销售,预计收入可达2亿元;为突破新一代绿色智能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关键技术,促进大连市高精尖制造装备的首台(套)发展,提出了“绿色智能型超大型集装箱船”卡脖子技术攻关需求,成果转化并推广后,3年内可实现不少于5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销售,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60亿元……上榜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精细化工、洁净能源、海洋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推动科技成果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 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2017年,签订第一个科研合作项目,到如今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建立换热核心技术的创新研究平台,通过与大连理工大学密切的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实实在在转化成了生产力。2020年,合作开发高性能循环水冷却塔,整体性能提升8%~10%,其中新型喷淋技术及新型填料仅在冷却塔耗材方面可为斯频德每年节省约400万元。”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斯频德”)生产本部长兼技术部长任超说,“斯频德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冷却塔制造企业之一。但不得不说,在冷却塔基础换热的研发上,我们还处于落后位置,只有速度更快才能迎头赶上,在大连,大连理工大学提供了最好的助力。今年,双方还将进行精密空调系列产品产学研合作。”

  在大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技术要素流动效能不断提升,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连成功转化落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连转化的两项技术,“甲醇制烯烃催化剂合成技术”完成了新一代DMTO催化剂工业化生产的成套技术,建立千吨级新一代示范生产线,年均销售收入超9亿元。“煤制乙醇技术工业化推广及核心催化剂”技术预计创造年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年间接经济效益80亿元。2021年,大连市与中科院沈阳分院院属7个研究所签约在连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4项,总金额2.53亿元。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创新策源中心,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创业新高地,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大连贡献”。为实现这个目标,未来五年,大连市科技工作将坚定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强化创新基础、聚焦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培育创新主体、聚集科技人才,让创新这一“动力”成为大连城市转型的第一引擎。到2025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占GDP比重达到3.5%,进入全国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谢小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