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精准高效防范极端天气
2022-07-07 18:07:3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李胜兰

  目前,辽宁省智能网格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91%,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精细到县,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精细到乡(镇),平均预警提前时间111分钟。

  7月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辽宁省气象防灾减灾新闻发布会。辽宁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彦平表示,近年来,辽宁省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立,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提升。

辽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精准、高效防范极端天气_fororder_发布会1_副本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杨薇

  各类气象灾害分布广泛、全域覆盖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辽宁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已成为常态。对此,张彦平表示,辽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影响,气象灾害呈现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分布广泛、极端性强、灾损严重的特点。

  各类气象灾害在辽宁分布广泛,全域覆盖。辽宁东部易发暴雨、暴雪和寒潮等气象灾害;辽宁南部易发大雾、大风和干旱等气象灾害;辽宁西部易发短时强降水、干旱和高温等气象灾害;辽宁北部易发寒潮、低温等气象灾害;辽宁中部易发大风、暴雪等气象灾害;辽宁沿海地区易出现台风导致的大风、暴雨及洪涝灾害。

  特别是近年,辽宁发生的极端天气强度显著提升。202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半个月内,辽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台风三连击。2021年“11·7”特大暴雪时期,全省40%的气象观测站积雪深度突破1951年以来历史极值,特大暴雪影响范围覆盖全省一半以上区域。其中,2020年台风“三连击”导致辽宁省62.4万人受灾,3.4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9.3万公顷农作物受灾。2021年“11·7”特大暴雪造成道路封闭、列车晚点或停运、机场关闭,农业大棚因积雪损毁,省内多地中小学停课。

  初步建立“陆海空天”四基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辽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精准、高效防范极端天气_fororder_发布会2

辽宁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彦平介绍情况 摄影 杨薇

  近年来,辽宁省气象防灾减灾法规框架基本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稳步提升,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形成,气象灾害防御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日趋完善,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逐步提升。

  张彦平介绍道,辽宁省已初步建立了“陆海空天”四基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省内建成0到30天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9种气象要素、13类灾害性天气最小时间分辨率1小时、最小空间分辨率1公里。

  辽宁积极打造“气象发、部门转、媒体播”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全省各级气象部门通过传真向671个部门发送气象预警信息,其中357个部门对气象预警信息进行转发。

  全省建立了辽宁省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制度,每次重大天气过程前均召开气象灾害防御应对工作会议。各市在气象灾害、防汛抗旱、台风、暴雪等应急预案中均有关于停课、临时停工、停业或调整工作时间的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政府根据气象预报预警及实际情况研判。

  下一步,辽宁省气象局将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补齐监测预报预警短板;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机制,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健全极端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强化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注重气象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升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整体水平。

  预计7月、8月辽宁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辽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精准、高效防范极端天气_fororder_发布会3

辽宁省气象台台长陆忠艳分析7月、8月天气情况 摄影 杨薇

  今年夏季辽宁多发暴雨、台风天气,特别是今年6月已多次出现强降雨天气。辽宁省气象台台长陆忠艳从气象部门专业角度,分析了今夏7月、8月的天气情况。

  陆忠艳介绍道,6月辽宁省平均降水量173.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9成,平均降水日数17天,比常年同期偏多6天,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为历史同期最多;月内持续阴雨天气,大部分地区连续降水日数多达10天以上,全省共出现暴雨过程6次,为历史同期最多(与2001年持平)。

  预计7月、8月,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350毫米至420毫米,较常年同期(321.6毫米)偏多1成至3成,平均气温为24.1℃至25.0℃,较常年同期偏高0.1℃到1.0℃;有1个至2个台风北上影响辽宁,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遇有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陆忠艳提醒公众要注意收听、收看、查询最新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针对不同颜色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做好防范应对。比如针对暴雨,公众不要在路况不明的积水中行走,尽量避免前往桥下、涵洞等低洼地区;当地铁、地下商场、过街通道等积水时切勿进入;不要在高楼、广告牌下躲雨或停留,远离易涝区、危房、简易工棚、河道、水库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针对台风,公众要做好各项防风措施,如紧固门窗、棚架、围板、临时搭建物等;妥善安置窗台、阳台及室外的物品;户外人员要远离大树、广告牌、架空线路、杆塔、变压器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尽量避免在外逗留;处于海边、危房、简易工棚等危险区域的人员要根据实际做好转移准备。

  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 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辽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精准、高效防范极端天气_fororder_发布会4

辽宁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处长曲岩作介绍 摄影 王馨宇

  辽宁省气象局应急减灾处处长曲岩在发布会上介绍道,气象部门已经建立了气象预警信号获取渠道公开机制,指引公众多渠道获取气象预警信息。

  在11种气象媒体渠道介绍气象预警信息的同时,气象部门还通过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户外广告牌、公交车显示屏、出租车显示屏等渠道转发气象预警信息,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气象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近期,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辽宁气象部门将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努力建设智能精密的“气象观测场”、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基地”、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平台”、集约共享的“气象大数据中心”,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文 杨薇 王馨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