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抓“三大球” 从根基处发力
2022-08-31 17:50:45来源:辽宁日报编辑:王巍责编:邱观史

辽宁:抓“三大球” 从根基处发力

图为辽宁省首届“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 记者 孙海涛 摄

辽宁:抓“三大球” 从根基处发力

图为2022辽宁省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比赛场景。记者 朱才威 摄

  核心提示

  把“三大球”搞上去是体育强国的标志。2021年2月,《体教融合 振兴发展辽宁“三大球”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全国第一个省字头的“三大球”振兴发展文件。

  此后,辽宁省全面启动足球“辽小虎”重塑计划、篮球“黄金一代”培养计划和排球“精英腾飞”计划,为国家“三大球”振兴发展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

  补短板 大幅增加赛事供给

  8月15日,沈阳,2022年“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落下帷幕。作为国内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国际足球赛事,今年的“和平杯”创新办赛模式,实行分站办赛、线上直播,在除沈阳外的全国8个城市设立分站赛,且有多支留学生队伍参加比赛。分站赛产生16支球队,再到沈阳参加总决赛。

  8月12日,大连,2022辽宁省足球运动协会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在金普新区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闭幕。8至13岁6个年龄组别,共计71支队伍、913人参赛,5个比赛日共进行232场比赛,总计产生进球1775粒……

  “‘从娃娃抓起’,这是振兴足球的共识,但要将其落到实处,却并不容易,这也是中国足球的一个症结所在。”辽宁省足球运动协会秘书长傅野15日向记者表示,“在抓好日常青训的同时,为广大足球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赛事平台也是必须做好的关键环节。”

  作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及辽宁省自主创办的体育品牌IP赛事,“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致力于青少年足球项目的普及、发展与提高。借助“和平杯”这一高质量赛事平台的历练,沈阳市今年有3支球队进入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16强。

  “沈阳市是足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城市,有底蕴,‘和平杯’连续办了8年,赛事质量非常高,这在国内并不多见。”呼伦贝尔金城黑骏马足球俱乐部教练王威表示,“这也是我带着呼伦贝尔市的孩子们来沈阳参赛的原因。”

  辽青超联赛是辽宁省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IP赛事,今年的赛事通过新媒体对全部比赛进行多机位直播,赛后对表现出色的球员进行采访,让小球员充分体会赛事氛围。在赛会期间,主办方还邀请参赛队教练员、足球名宿、足球媒体人举办多场足球论坛,共话中国足球青训之路……

  不久前,中国足协发布一项数据:与国外同龄人相比,目前中国青少年平均每年参加的高质量足球比赛要少20场左右,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寥寥。因此,“和平杯”及辽青超赛事对参赛的足球小将而言弥足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近年来不断增加高质量青少年足球赛事供给,以赛代练、以赛促训,以此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和平杯’已经连续推出8届,辽青超赛事也已连续4年举办,今年首次由沈阳迁至大连举行。以这两项赛事为引领,辽宁省每年举办的高质量、有规模的青少年足球赛事多达数十个,基本上能满足辽宁省青少年的足球比赛需求。”傅野说。

  搞青训 立足辽宁优势

  结合国家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有关“三大球”振兴发展的文件,辽宁省于2021年2月出台了《体教融合 振兴发展辽宁“三大球”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基于辽宁“三大球”的光荣历史和雄厚人才基础,提出未来5年和15年的辽宁省“三大球”发展目标,辽宁“三大球”要立足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

  怎样体现辽宁优势、辽宁特色?省体育局负责人这样解读:完善青训体系、健全精英梯队是必答题,需要沉下心扎实推进。依据《实施意见》,省体育局两年来深入实施足球“辽小虎”重塑计划、篮球“黄金一代”培养计划和排球“精英腾飞”计划,志在强化青训,夯实“三大球”振兴发展基础。

  “目前足球人才的培养体系是多元化的,不像以往是单一形式。辽宁省将优化青训体系布局,建立完善的多方参与人才培养体系。”该负责人表示,省体育局规划实施“辽小虎”重塑计划,将依托大连人足球俱乐部、辽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李铁足球俱乐部、满天星足球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将这4家俱乐部列为“辽小虎”青训基地,据此出台一系列引导、扶持“辽小虎”青训基地的支持计划,支持计划是全方位的,具体可行、可见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

  “辽小虎”是中国足球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符号,他们用青春的朝气为中国足球注入活力。出身“辽小虎”的前国足主帅李铁于2016年在家乡沈阳创办了李铁足球俱乐部,目前该俱乐部拥有学员500余名,中方教练近30名,日本教练2名。该俱乐部充分借鉴日本足球青训体系,全力打造适合中国青少年的足球训练教学大纲和管理体系,力争培养出更多的中国足球后备力量。李铁坚信,假以时日,他将培养一批颇具实力的“辽小虎”,助力辽宁足球、中国足球振兴发展。

  强化青训、夯实“三大球”根基,体教融合是关键。据了解,辽宁省将加强青少年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将制定“三大球”学校师资配置计划,推进中小学设立“三大球”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方面,强化运动训练和技术指导。

  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辽宁省“三大球”青少年参与人数将大幅增加,重点精英梯队参赛成绩将稳步提高,届时将基本建成多元融合、协同有序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魅力足 1.4万人踊跃参赛

  目前,辽宁省首届“三大球”运动会激战正酣。本届赛事从7月末持续到9月,旨在进一步丰富辽宁省“三大球”赛事供给,推动辽宁省“三大球”普及、发展与提高。本次运动会共设置26项次比赛,已有1600余支队伍、1.4万人报名参赛。踊跃的参赛态势彰显本次运动会的魅力,也见证了“三大球”振兴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1年,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发布《体教融合 振兴发展辽宁“三大球”实施意见》,该意见基于辽宁“三大球”辉煌的历史、雄厚的人才基础、完善的场地设施以及浓厚的校园体育和文化氛围,从推动“三大球”体教融合、基地化发展、职业化发展、社会化发展、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产业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及国际合作交流7个方面制定了19项具体举措,吹响了辽宁体育振兴“三大球”的号角。

  进入2022年,省体育局积极报名参加体总杯“三大球”中国城市联赛。目前,全省共有14个城市51支队伍参赛,参赛数量全国第一。辽宁省城市男子篮球联赛是省篮球协会于去年创立的一项品牌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

  进入“十四五”,辽宁体育坚持“三发展”原则,即重点发展群众喜闻乐见、适合在群众中开展、历史上为辽宁争过光的项目,“三大球”即是典型代表。振兴“三大球”任重道远,辽宁体育奋力前行。正如省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鼎力支持下,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全省体育工作者正以充满激情的拼劲、踏石留印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劲,为辽宁‘三大球’的振兴发展不懈奋斗!”

  踔厉奋发正当时

  在辽宁省首届“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上,6位辽宁“三大球”功臣同时出场。他们历史性同框让人感慨:这就是辽宁“三大球”的底蕴。

  78岁的李应发是辽宁男足“十连冠”的功勋主帅,82岁的蒋兴权是辽宁男篮5年4夺全国冠军的掌舵人,83岁的岳金库是辽宁女排“十一连冠”的缔造者。这3位功勋老教练同时出场具有象征意义:既在提示辽宁“三大球”的闪光历史,更在告诉人们,辽宁“三大球”还需再创辉煌。

  有底蕴更要有传承,有信心更要有突破。如今,辽宁“三大球”的振兴仍处于爬坡阶段,辽宁体育在“十四五”时期实施“金牌+影响力”的双核心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具有铁的身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及过硬成绩的辽宁体育铁军,正是为了让辽宁“三大球”振兴事业更上一层楼。

  辽宁“三大球”有过高峰,也有过低谷,这些经历都是前进道路上宝贵的财富。紧紧围绕《辽宁省“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体教融合 振兴发展辽宁“三大球”实施意见》,辽宁体育正坚定地走在振兴“三大球”的道路上。咬定目标不放松,踔厉奋发正当时。久久为功做好当下,为“三大球”的发展提供充分的阳光、土壤、水分和各种营养,振兴“三大球”的光荣事业就一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大球”功臣话振兴

  在辽宁省首届“三大球”运动会开幕式上,有一个特别的环节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男足原主教练李铁、辽宁男篮主帅杨鸣、女排奥运冠军颜妮,以及足球功勋教练李应发、篮球功勋教练蒋兴权、排球功勋教练岳金库为辽宁“三大球”的振兴发展登场发言。以下是他们发言的摘要。

  李应发

  足球要腾飞,必须从娃娃抓起,希望辽宁足球在李铁这代教练的带领下,未来取得突破,更好地得到发展。

  李 铁

  辽宁足球曾经是辽宁体育的代表符号,发展辽宁足球事业必须从娃娃抓起,我对于辽宁足球的发展充满信心。

  蒋兴权

  辽篮有着优良的传统,希望我们的辽篮队员更加努力,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 鸣

  辽宁篮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本届比赛的开幕,将会吸引更多的家乡人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祝愿本届大赛圆满成功。

  岳金库

  希望辽宁排球能够涌现更多的人才,为国家队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争光。

  颜 妮

  我是辽宁培养的排球运动员,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以能代表辽宁、代表中国为荣,祝愿辽宁的排球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辽宁日报记者 朱才威 李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