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五年 辽宁工业大学加速崛起谱写奋斗华章
2022-12-18 14:12:4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五年奋斗,气象万千;五年成就,振奋人心。五年来,辽宁工业大学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加速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成2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国家级人才称号历史性突破,先后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

  回顾五年历程,“复盘”学校改革、发展走过的坚实脚印,奋斗是辽宁工业大学最鲜明的底色。

  党建引领发展取得新成效。学校扎实开展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成省级以上“对标联创”单位5个;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学科建设跨上新台阶。学校新增4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专业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70%,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50%,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学科(A类),获批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93项;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多次入围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高校、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

  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学校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4项,形成了“维森3+1”“万得”“长城班”“农众”“许继”“宝地”和“3.5+0.5校企合作”等多种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模式;全面推进本科生校际交流学习,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至771人,建成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60余个,获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71项、省级奖项4060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国奖突破。学校自主培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

  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成就新作为。学校新建和整合重组了一大批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与多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产业校企联盟,建立校地、校企研究院14个,建设市级共性技术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13个;在新能源、汽车应急装备、乡村振兴、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强平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持续推进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技术转移、高科技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校企协同育人等工作。

  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学校广纳贤才,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4人,“兴辽计划”攀登学者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3人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多人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称号。

  国际交流合作进入新阶段。学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分别与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2017-2021年连续五年获批国家“中欧学分互换”项目,2017年、2020年、2021年获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等10所大学签约,共有29名学生参加了各类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教师交流与访问,留学生数量逐年提升,生源国数量达50个,在校留学生数量600人。

  校园文化建设彰显新特色。辽宁工业深挖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校史教育;扩建校史馆,打造一批标志性校园文化品牌,精心培育优秀大学生艺术团体,举办“砺器悟道七十载、同心筑梦新时代”主题校庆活动,打造全体辽工大人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学生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省优秀大学生党员标兵”“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辽工大人将以创新推动发展,用发展凝聚人心,在奋力追逐辽工大梦想的路途上留下坚实的足迹,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不懈奋斗。(文 李文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