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育全国超70%的种质资源,蚕茧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辽宁柞蚕每年织就150亿元大产业
6月下旬,是春蚕开始作茧的时节。在位于丹东凤城市的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科学研究所里,五彩斑斓的柞蚕宝宝有的在悠然地啃食树叶,有的开始吐丝作茧,准备化蛹。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柞蚕种质资源库,保育全国超70%的柞蚕种质资源。”蚕科所所长张俊涛表示,蚕科所建所至今已育成近100个柞蚕品种或品系,带动全省蚕茧直接年产值25亿元以上,柞蚕相关全行业综合产值达150亿元以上。蚕科所培育的新品种及其杂交种应用面积占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80%。
日前,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项目的支持下,蚕科所历经7年14代选育而成的具有抗逆、优质、丰产特性的柞蚕新品种“辽蚕527”及其杂交种“辽蚕5278”通过区域共同鉴定,比现行品种平均增产12%以上。
那么,蚕科所是如何建成全国柞蚕种质资源的“宝库”,又是如何不断推陈出新创制新品种的?记者带着问题到现场一探究竟。
活体资源库
青黄、黄、蓝、白、红、绿……五彩斑斓的蚕宝宝让人大开眼界。
张俊涛表示,无论什么体色的柞蚕,都是天然野生品种,是稀缺的种质资源,其蕴含的潜在特异性基因资源,是柞蚕杂种优势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素材。
“与种子等农作物资源不同,柞蚕是活体,不能低温休眠,还要不断进食,保存工作更为不易。柞蚕还比较‘娇气’,对农药、化肥敏感。同时,柞蚕的天敌很多,通常需要放养在高山上,并要严防恶劣天气及病虫害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危害。”张俊涛说,因此,科研人员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在放养季节,需要每天上山下山,监测柞蚕的生长情况。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确保了彩蚕资源在不断繁衍中保存至今,为柞蚕育种及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创新育良种
辽宁省现有柞林资源2900余万亩,其中适于养蚕的有1270余万亩,已开发为柞园的达800万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省年放养柞蚕8万把至10万把,年均产茧量达5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柞蚕茧总产量的60%。我国的柞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也就是说,辽宁省的柞蚕茧总量占世界的五成以上。
如此庞大的产业体量,离不开优良品种作支撑。
“作为世界野蚕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柞蚕科学研究中心,蚕科所一直致力于柞蚕新品种选育与研究。”蚕科所副所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科学家李喜升说。
“‘辽蚕527’及其杂交种‘辽蚕5278’是最新成果。”蚕科所柞蚕育种研究室主任徐亮说,这两个品种采用丰产、优质、高饲料利用率的“辽蚕582”为母本,采用抗病、高产的“抗大”为父本,杂交后,通过低温、饥饿、营养胁迫及生理生化辅助育种,在大蚕期对低温冷害有较好的适应性。
科技助增收
好品种还需搭配好技术,方能实现“1+1>2”的效果。
蚕科所在进行新品种选育的同时,不断突破柞蚕生产上的关键技术。
“柞蚕生产上的八大关键技术均由我们蚕科所的科技人员研发,柞蚕病虫害防治及小蚕保护育、纸面产卵等关键技术在全国的普及率达90%以上。”张俊涛说。
将更多好技术下沉到一线,促进蚕民增收。近年来,蚕科所通过实施项目和选派专家到示范区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每年培训县、乡两级技术骨干100余人次、新型蚕农2000余人次。建立典型示范户1.5万余户,辐射带动全省6.5万户蚕农增收致富。蚕民放养一季柞蚕的2个月时间里,可获纯收入2万元以上,按全省8万户蚕农计算,蚕业一年给蚕农带来的纯收入至少可达16亿元。
据悉,蚕科所将深入开展柞蚕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尽快实现柞蚕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换代。同时,加速推进生态型柞园建设和省力化养蚕等关键技术研究,继续推动全省柞蚕产业升级改造,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记者手记
把家底儿守好用好
柞蚕虽小,“能量”颇大。
从柞蚕养殖的角度看,这是能带动一方富民兴业的产业。一个养殖户若放养80亩至100亩柞蚕,一个放养季2个月内,纯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再看柞蚕茧,是产出优质蛋白的“富矿”。我国2022年柞蚕茧产量约为9.8万吨,可产生优质蛋白7万吨。生产柞蚕茧,特别符合向江河湖海及森林要热量、要蛋白的大食物观理念。
因此,聚力小柞蚕,可做出大文章,带来好前景。
首先,我们要守好辽宁小柞蚕的家底儿。辽宁省柞蚕年实际放养面积约600万亩,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60%。如此殷实的底蕴,为辽宁省柞蚕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其次,我们要用好家底儿,借助科技力量,让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辽宁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柞蚕科研单位——省农科院蚕科所,在柞蚕新品种选育与资源保护、柞蚕病虫害防控等研究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强大的科技支撑,确保辽宁省建成覆盖辽、吉、黑、豫、鲁、内蒙古6个柞蚕主产省(区)34个主产县的新技术推广网络。
另外,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在打造蚕种生产基地、柞蚕茧生产基地的同时,积极发展蚕茧加工和柞蚕资源多元化利用,在小柞蚕身上挖掘更多、更大的价值,让这一看似小的产业,更美、更强、更优,实现更好发展。(记者 李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