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星海湾区域将整体提升改造 打造文旅新地标
星海湾大桥。记者王华 摄
11月9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星海湾区域整体提升改造主题新闻发布会,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晓峰介绍星海湾区域整体提升改造基本情况。
星海湾区域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集商务办公、餐饮服务、滨海旅游为一体的城市功能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连观光旅游。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围绕星海湾区域的各类问题投诉建议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础配套、旅游体验等方面。比如:交通设施不足、基础设施短缺、旅游体验不佳等问题;绿地景观只可远观不可近享,市民、游客参与度有限;绿植林荫不足,夏季遮阳、冬季防风功能有待提升;高峰时段交通堵塞严重,停车设施不足,人车混行现象明显;各类旅游设施多年不变,智慧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明显不足;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充分、不够便民等。尤其是在旅游旺季,相关问题就更显突出。
对此,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突出问题导向,决定对星海湾区域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改造范围以现状喷泉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西至黑石礁,东至银沙滩、莲花山,北至中山路、高尔基路与太原街。改造工作旨在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带动星海湾区域作为城市副中心,实现能级提升、活力再现,将其打造成为大连市“滨海风光优美、度假氛围浓厚、产品体验丰富、设施配套完善”的文旅新地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体验感。
从去年开始,市政府就星海湾区域整体提升改造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成立了包括自然资源、交通、城管、文旅、公安、沙河口区政府等在内的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开展相关工作。前期已邀请国外知名设计机构进行方案概念设计,充分应用和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并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下一步,将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
为了推进这项工作,改造将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以市民、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丰富完善各类功能及设施,注重市民游客在星海湾区域中生活、旅游的感受和体验,拓展健身活动和绿化空间,提升空间品质和活力。以“公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塑造全新的海湾公园,通过丰富绿化植栽、修建林荫休闲多功能活动场地,完善现代化商服文化业态,塑造优质的城市共享空间,构建宜游宜居宜乐的城市公园。二是突出高质量发展,立足城市功能完善,加强规划布局,提升商业质量,塑造产业集聚、层次丰富的文旅商业新格局。突出增加公共空间,完善区域功能,提升空间的开放性。织补绿地系统,加强城市绿地与滨海、周边山体及水系的链接,通过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措施,拓展绿色空间,让绿网成荫。统筹利用南部滨海岸带资源,做好滨海岸线规划,打通滨海亲水岸线,实现区域旅游资源规模化共治共享。三是强调精细化治理,把每一寸空间用好管好。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便利、不便捷等短板,下足“绣花”功夫,抓好空间治理。通过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利用,有效解决停车难、交通堵塞等问题。通过增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短板,以满足各年龄段人群的需求。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手段,实现智慧文旅一站式服务,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提升改造工作:在文化旅游方面,将该区域提质为生态活力型城市公园。全面打造运动、文化、休闲、娱乐场景,补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增植树木,丰富植被,塑造四季可赏的公园景观,进一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游憩娱乐需求。同时,结合马栏河体育运动公园建设,增加水上运动项目,不断丰富市民公园生活的体验。在交通设施方面,建立星海湾区域立体化交通体系。一方面加强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增加车位供给数量,改善停车秩序,提升区域通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地下空间连通地铁、博物馆、世博广场等大型公共设施,配套商业文旅娱乐空间,为冬季旅游配套室内场所,增强星海湾区域四季活力。在配套服务方面,增强智慧便民、精细高效的现代服务功能。布局多处游客服务中心,利用现代智慧手段,针对各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建立一站式智慧平台,使区域内的“吃、住、行、游、购、娱”更加便捷、高效,全面提升星海湾区域服务品质。在商业质量方面,构建产业聚集、层级丰富的文旅商业格局。补充完善文旅服务设施,商业配套设施,面向不同消费人群新建一处区域性大型文商旅综合体,以打造城市副中心为目标,提升文旅服务功能、特色餐饮功能;增加网红场景、体验场景,开拓文创市场,积极举办各类城市文化活动,促进星海湾区域旅游经济蓬勃发展,拉动城市能级提升。
下一步,大连将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有力的行动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星海湾区域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发展能级、提高生活品质,把星海湾区域建设成为城市的对外名片。(记者 王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