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加“数”前行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3-12-26 10:08: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尹红燕

  近几年来,铁岭市委网信办按照铁岭市委、市政府部署,在统筹协调数字乡村发展工作中,制定出台《铁岭市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指导意见》,建立铁岭市数字乡村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召开全市数字乡村工作推进会议,印发《铁岭市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强化数字乡村发展总体设计和协同推进。

       铁岭县、西丰县、清河区先后入选辽宁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地区,铁岭县蔡牛镇张庄合作社,西丰县鹿乡绿港直播平台、梅花鹿产业园,清河区“铁农云”平台等信息化项目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充分发挥。

  铁岭县:打造“数字”力量的“张庄模式”

  随着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农业种植正在向现代化转型。近年来,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将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全过程,持续发力数字化种植等智慧农业,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走出了一条能真正实现“旱涝保收”的“张庄大道”。

铁岭加“数”前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1225172203

合作社修建展示馆介绍“张庄经验” 供图 铁岭市委宣传部

  在张庄合作社与中国农大、沈阳农大、四川农大、中国农科院等众多科研院所和涉农部门共同打造的1060亩智慧农业基地里,亩均一台农业仪器设备就是张庄合作社智慧农业的最直观体现。

  多功能气象站、农情信息采集仪、智能虫情信息采集设备、四处张望的摄像头不间断地采集信息,还有每两亩一个的诱捕器,可以覆盖500亩的智能水肥一体机。各种探针插入地里的各种传感器,监测土壤温湿度和土壤氮磷含量。这些智能终端采集的信息借助5G网络实时传输到合作社的数字农业园区指挥平台。指挥平台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整个园区的实时画面,以及田地里的土壤墒情、虫情、苗情、灾情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等信息,通过系统分析比对,为合作社提供生产指导和辅助决策。

  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说:“在利用北斗导航进行定位后,无人驾驶拖拉机把地种得像线似的,垄距相等、株距一致,每亩地最少能多种出100株,100亩地就能多规划出4亩玉米。而且实现标准化种植后,后期追肥、浇水、打药的效率都提高了,产量明显提升。”

  张庄合作社智慧农业基地就是数字时代下“藏粮于技”的典型案例,目前张庄合作社智慧农业基地已将所有数字监测系统进行串联,基地单产突破2000斤,年销量扩大到1300多吨,销售额在350万元以上。

  张庄合作社自2007年成立至今,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总结出三种用养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即宽窄行模式(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条带耕作密植免耕精播模式)、免少耕模式(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免少耕播种模式)、垄作模式(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垄作种植模式),这三种模式共同发力,使保护黑土地与增加产量的效果十分明显。

  “近年来,我们合作社不断发展数字农业,向科技要生产力,从春耕、夏管、秋收、冬储,都用上了5G技术。”赵玉国对于张庄模式这样总结道。看似普通的一穗玉米,从它还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颗粒饱满成熟,贯穿其中的都是“数字”的力量,“张庄模式”俨然成为数字乡村在铁岭的本土代名词。张庄合作社发掘探索出的“数字密码”从保护黑土地出发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多方面提升,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西丰县:乡村振兴 数字赋能

  近年来,西丰县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大胆尝试,用数字化推动乡村治理、产业转型、经济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养殖户和地方企业得到了真正的便利与实惠,用数字化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赋能。

  截至2023年11月,西丰县“阳光三务”平台共发布党务公开信息16471条,发布村(居)务公开信息1.6万余条,发布财务公开信息11万余条,为群众解决问题反馈200余条。

铁岭加“数”前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12251722031

西丰县全面搭建“阳光三务”平台 供图 铁岭市委宣传部

  天德镇天来村是西丰数字乡村建设的先行点。天来村构建起一云多端的数字乡村云平台,在村内安装了30多个室外摄像头,摄像头链接着云平台,能够在高清视频的同时实现双向对讲、移动侦测,同时平台的云存回放功能、红外夜视、智能小喇叭、异常告警等功能,既满足了村民看家护院的刚需,也便于镇村两级及时了解村屯信息,及时提供服务和援助。

  德兴满族乡就赶着数字乡村的发展浪潮,在开发门户网站、建设数字化平台、开发乡村治理小程序的同时,向下延伸出了一村一品、重点项目、环境整治、河道治理、秸秆禁烧、文化、宣传、党建、致富带头人等模块,192个摄像头覆盖了全乡重要点位,为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德兴满族乡的数据平台操控室内,工作人员动动手指,就能呈现视频实时监控功能,真正做到了一键知信息、一屏知全貌的效果。

  在位于西丰县工业园区的鹿乡绿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直播间,主播们正把颇具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向网友们推荐。依托丰富的鹿、蚕蛹、大米等特色资源,“鹿乡绿港”开发出梅花鹿系列食品、预制菜、特色大米、蚕蛹和保健功能产品等共计五大类60多个产品,拉动了县区及周边20余个电商团队和30多家企业发展,孵化了50余位本地主播、中控、运营等电商人才,开拓了农村就业和农业发展新渠道。今年以来,“鹿乡绿港”累计线上销售50万余单,销售金额2616.8万元,公司经营产品“鹿肉肠”“玉米面条”先后成为爆款产品,鹿肉肠单场销售突破80万元。

铁岭加“数”前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312251722032

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梅花鹿 供图 铁岭市委宣传部

  在郜家店镇的中国梅花鹿(西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工作人员介绍,产业园采取了智能化养殖、信息化经营、数据化管理、在线化服务的模式,通过3D建模,模拟出整个园区的区位图,以及对应点位安装的物联网设备。同时能够在区位图上随时查看各个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信息,比如鹿舍养殖监控,水流监测数据,气象站温湿度数据,饮水数据,让养殖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如今,数字乡村建设成为了西丰县加强乡村治理、提供便民服务、凝聚电商优势、发展地方产业的好帮手。未来,西丰县计划在2025年建成集高科技农业生产示范、数字精准农业试点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实现存栏1万头的目标,打造出可推广、可复制的数字农业“样板工程”。

  清河区:“数字化快车”驶向“云端”

  近年来,清河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强区、智慧兴区”发展战略,将数字乡村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依托建在本地的辽宁(铁岭)大数据中心载体优势,由点及面、全域推进,努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先行“示范区”。如今,数字乡村建设为清河区注入了新活力,连接了农村和现代科技,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2022年8月,清河区获批成为辽宁省第二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清河区委、区政府采用“企业先投建平台,政府助力搭载体,主体微投享服务,社会助投促发展”的建设模式,开启“铁农云”平台的全面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在清河区全域开展政务服务、乡村治理、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农民生活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

  通过应用“铁农云”新型经营主体管理系统和相关的智能装备,清河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合作社的智能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数字化管理。

  由清河区政府、铁岭移动公司、北大荒农服集团实施合作的“北大荒铁岭垦地共建示范区”实施大田农业数字化,在这里,黑土地搭乘数字化快车向“云”端进发。

  今年,辽宁润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示范社在张相镇十八道村对1000亩土地实施大田农业数字化管理,实现无人驾驶农机具的大田自动化耕作、无人机植保作业、秋收保护性耕作等;通过安装的田间气象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光照、降雨、温湿度、地温、二氧化碳等数据,利用这些数据,采取叶面喷施杀菌剂的方法,配合防虫和补充叶面肥,以平衡营养、增加产量的方式解决病害问题。

  张相镇王文选葡萄合作社2022年8月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安装了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智能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智能便携气象观测站设备,实现了大棚设备实时控制、智能预警及时提醒、历史信息数据保存及查看等功能,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

  杨木镇前杨木水稻合作社、聂家广源玉米合作社均已装备了室外自动监测系统,包含了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等14个传感器,对生产作业关键环节实施智能化监测、提供数据帮助合作社分析决策、实现管理机制手段现代化。另外,玉辉有机大米、西老谷峪鸡心果、龙丰果等农产品及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实现在平台上网络销售。

  下一步,清河区将逐批遴选玉米、水稻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用“铁农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系统,开展合作社生产经营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同时,整合全区摄像头、无人机、车辆识别等智能装备,用于乡村治理的智能化创新应用,实现村容村貌、人流车流、农作物生产等的智能化监测。清河区将紧抓数字化发展时代契机,顺应新趋势,把握新机遇,将数字红利转化为助推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文 杨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