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残联:科技助残 赋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16 17:43:4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近期,辽宁省推出系列主题助残举措,致力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于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智能化、定制化辅助器具研发创新,推动辅具产业发展

辽宁省残联:科技助残,赋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残联图1

科技助残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供图 辽宁省残联

  辽宁省残联持续推动辅助器具研发基地建设,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申报课题研发专业产品,引进辅具生产企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着力在智能辅助器具产学研用上攻坚突破。

      省残疾人服务中心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等高校以及奥托博克(中国)、江苏钱璟、上海互邦、沈阳新松等龙头企业,围绕辅助器具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在辽投资合作进行洽谈交流并举行签约仪式。

  数字化赋能服务供给,将优质内容注入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省残联精准定位残疾人需求,探索残疾人活动开发和运作新模式,设计并开展科技感强、互动感佳的残疾人活动。

  省残联发挥资源优势,筹划两场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活动,在助残日期间为省残疾人体育集训队运动员、锦州市残工委成员单位、锦州市基层残疾人代表、辽阳特教学校共计700余人带来精彩的残健融合演出。

  省残联会同鲁迅美术学院举办辽宁省特艺师资美术培训班,结合全国助残日活动主题,开展鲁美红色“六地”作品展、结业学员美术作品展参观活动和“美育在路上”汇报研讨会。

  省残联还开展“非遗助残就业,共享美好生活”辽宁省残疾人新时代“六地”非遗文创就业展暨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特别活动,邀请残疾人非遗手工艺者现场展示皮影、钩织、扎染、剪纸、掐丝珐琅、瓷盘画、绳结等技能,并进行非遗文创产品售卖,助力残疾人就业创收。

  实施科技助残公益项目,把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

  在科技助残公益活动方面,省残联开展“携手康复,共创未来”康复治疗与培训志愿活动。专业医师、康复师、职业培训师、爱心企业组成的专项团队,为沈阳市区100名上肢肢体障碍及疼痛患者(18-60岁女性无职业者)提供精准康复治疗及职业康复培训。

  省残联与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签署志愿服务协议,开展“用艺术点亮残疾儿童美好生活”助残活动;举办“爱心同乐日嘉年华”活动,组织爱心企业为残疾儿童提供志愿服务;举办华晨宝马残疾人无障碍职场体验活动。

  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行捐赠活动,先后向省内捐赠180台轮椅、200只踝足矫形器、10台助听器、若干个智能急救手环。

  此外,各残疾人专门协会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科技助残活动。省盲协组织省助盲志愿者服务队举办“点亮希望—自主互助—公益助残”活动,并开展科技助盲视频征集活动;省肢协举办企业家联谊会,开展科技助残讲座;省智协举办“触摸科研实物,体验科技魅力”辽宁科技馆参观体验活动和“歌颂美好生活——蜗牛才艺展示”活动。(文 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