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辽宁厚植人才沃土结出丰硕果实的隆重展示,这是一次人才智力与辽宁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
5月27日至28日举行的新时代辽宁人才振兴大会及省校战略合作活动,广发“英雄帖”,以最大的诚意邀请八方英才走进辽宁、融入辽宁,大展身手、实现抱负。
人才兴则辽宁兴,人才强则辽宁强。全面振兴进入聚力攻坚、再创佳绩关键阶段的辽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依靠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期待人才“第一资源”的激扬澎湃。
厚爱人才 搭建舞台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5月27日上午,新时代辽宁人才振兴大会在辽宁人民会堂召开。这是近年来辽宁省召开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最广的人才盛会,旗帜鲜明地向社会传递省委、省政府尊贤礼士、惜才如金、唯才是用的坚定决心。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振兴是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邓德会认为, “兴辽英才计划”等举措,一方面可以留住现有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辽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对人才的吸引力,对辽宁全面振兴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近年来,辽宁省大力营造重视人才、渴望人才、厚爱人才的浓厚氛围,积极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其中,“兴辽英才计划”投入16.79亿元为2318名高层次人才、190个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22个引才聚才平台等提供经费支持。
“我本人就是‘兴辽英才计划’的受益者,深切感受到辽宁对人才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张奇峰表示,今后将继续把研究方向与辽宁海洋牧场建设结合起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贡献。
“我将把团队的研究力量集中到新能源材料领域,发挥优势,创新攻关。”辽宁大学稀散元素化学研究所所长房大维表示,要抓住辽宁全面振兴的机遇,把前期积累的技术和知识储备用在助推辽宁振兴的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上,助力辽宁打好打赢新时代的“辽沈战役”。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兴辽英才计划”平台单位的代表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晶莹表示,大会的召开让企业更有信心,将贯彻落实大会精神,围绕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制定从情怀到激励的全方位鼓励措施,助力辽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聚才“强磁场”。
沈阳理工大学校长冯永新表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深刻理解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的内涵,为辽宁省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并持续提升支撑力、贡献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共商合作 共谋发展
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蓝图。
5月27日下午,国内15所“双一流”高校汇聚辽宁友谊宾馆,参加省校战略合作座谈会及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面对面”商谈,共同签署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15所高校以倾力支持辽宁全面振兴的实际行动,向外界传递出看好信任辽宁、主动融入辽宁的强烈信号。
实现辽宁全面振兴需要高校鼎力支持,辽宁的振兴发展大业也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拓展了新场景、搭建了新平台。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辽宁省已先后与多所国内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一批标志性重要成果。
这一次,辽宁省与15所“双一流”高校的合作事项达200余项,涉及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和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方面。“这次加强省校合作,必将有力推动全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辽宁贡献。”省教育厅厅长王庆东表示。
在辽宁省考察期间,各高校领导和专家学者深切感受到辽宁的可喜变化和蓬勃生机。在他们看来,如今的辽宁发展势头强劲,跑出了全面振兴的“加速度”,已经成为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省校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辽宁是我的第二故乡,非常高兴有机会再次回到辽宁,辽宁变化太大了。”曾经在辽宁生活工作20年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发出感叹。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已经在沈阳共建了一个科教融合学院,培养了大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希望趁这次省校合作的机会,把这个学院做得更实一点、更大一点,为辽宁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培养出数量更多、能力更强的专业人才。”包信和表示。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邹美帅表示,学校将坚定不移加大力度向辽宁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把科技成果应用到辽宁振兴发展中。围绕深化省校合作,他建议:省校携手进一步完善聚才生态;完善对接机制,采取地方出题、学校答题的清单式合作模式;探索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等合作载体。
找到契合点 精准对接
5月27日至28日,15所高校分别奔赴沈阳、鞍山等地,访高校、进企业,作调研、谈项目,切实开展了一场契合度颇高的点对点精准对接。
两天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一行,先后来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和企业调研,边走、边看、边交流。他说:“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很大,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为企业攻关提供支撑,一方面可以紧密结合新时代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创新务实、产教融合协议因地制宜、人才引进政策含金量超高。5月28日上午,沈阳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三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行省校合作项目对接洽谈会,三方围绕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和科创团队建设签署系列合作协议。一项项合作条款诚意满满,将新时代辽宁人才振兴大会精神落到实处。
“今天的签约是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将以此契机加强人才引育、推进学科专业共建、深化科研创新协作。”沈阳化工大学党委书记周志强表示,将着力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建设。
28日上午调研沈阳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下午举办乡村振兴前沿讲座,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广振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受沈阳农业大学邀请,王广振参加了这次省校合作对接活动。“我本人是研究乡村振兴和文体旅融合的,对辽宁提出的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非常感兴趣,我们将在乡村振兴和文体旅融合两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王广振说。
辽宁全面振兴,时至势成、宏图正举、未来可期,为各类人才大展身手、实现抱负提供了难得机遇。各类人才不断走进辽宁、扎根辽宁、建设辽宁,必将共同绘就辽宁全面振兴的美好画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