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2024-07-23 10:40:12来源:沈阳日报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原标题:上半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内生动能不断增强

       7月21日,沈阳市统计局公布2024年上半年沈阳市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全市生产供给稳步增长,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内生动能不断增强,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87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351.9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399.1亿元,增长4.8%。

  农业经济持续增长

  设施种植业加快发展

  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25.2亿元,同比增长5.1%。

  设施蔬菜实现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5.3万亩,增长3.1%;总产量121.4万吨,增长3.5%;单产每亩2612.4公斤,增长0.4%。

  全市设施水果产量13.4万吨,增长4.7%,以“小凉山西瓜”为代表的西瓜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量9.3万吨,增长7.1%。

  工业生产增势良好

  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从重点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8.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8%。

  从新兴产业看,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1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1倍,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0.9%。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0.4%,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7.4%。

  从产品产量看,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4%,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55.2%,变压器产量增长63.9%,交流电动机产量增长61.8%,电子元件产量增长18.4%。

  服务业持续恢复

  新动能加快成长

  1-5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671.8亿元(剔除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同比增长5.8%。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26.3%,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长18.3%。

  上半年,全市客运总量同比增长10.9%,货运总量增长11.9%,快递业务寄递业务量增长28.0%。

  消费市场活力增强

  智能科技类商品销售增势明显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7.5亿元,同比增长4.9%。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91.1亿元,增长5.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46.4亿元,增长1.9%。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857.0亿元,增长5.1%;餐饮收入180.5亿元,增长2.6%。智能科技类商品销售增势明显,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智能家用电器类、智能手机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30%,分别增长46.6%、33.1%和31.2%。

  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66.5亿元,增长9.5%。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

  工业投资增长28.8%,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1.9%。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4.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4.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6.1%。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投资均增长1.5倍;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12.6倍,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增长75.4%。

  民间投资增长1.8%,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其中,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8.8%。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4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5.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5.5亿元,下降1.3%。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44.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2.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3.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7%。

  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49元,同比增长4.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3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2元,增长6.4%。(高级记者 刘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