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新中国科学治沙从这里起步。70多年后,在这片新中国绿色梦想的诞生地,守护绿水青山的精神根系仍在向地下延伸,创造金山银山的探索枝条正在向天际扩展。
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打响两年来,阜新市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责尽责,向实处聚焦、向难处发力、向深处突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展现防沙治沙新作为,打通创富共富新路径,描绘出一幅新时代绿富同兴高质量发展画卷。
阜新绿意盎然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春风吹绿阜新,扩绿兴绿护绿的阵地处处可见。
1952年成立的防沙治沙科研单位——辽西省林业试验站所在地彰武县章古台镇,“治沙功勋树”樟子松油绿的幼苗提前连片种下,补齐科尔沁沙地南缘锁边林带一处断点,携手祖辈为辽宁中部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拦阻风沙。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镇,巡护人员细心检查建在风口上的退化林修复精品工程的小树状态,呵护每一株油松、山杏、皂角茁壮成长。
园林洒水车喷洒甘泉,市区人民大街口袋公园枫萧园内的首次越冬花木喝饱今春“第一口水”,满枝嫩芽绿得发亮,满园绿意美得醉人。
阜新绿意盎然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三北”地区是国土绿化的主战场,全市沙化土地面积300.42万亩、占全省44.7%的阜新,是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锚定全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一带三区”——科尔沁沙地南缘锁边林带、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绕阳河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柳河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攻坚蓝图,彰武县堵风口、建屏障,在千里林带见缝插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实施辽蒙边界四大风口村全域化治理,染绿座座荒山秃岭;全市各区开展“全域苗圃化”建设,打造口袋公园23个,让千家万户推窗见绿……
阜新绿意盎然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驱车行进在春天里的阜新,宛若一叶轻舟划破绿色海洋。
登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七家子镇六家子南山眺望,只见仅容单排苗木扎根落户的一道道平整“田面”,随山就势层叠向上包覆峰峦、织就绿装,展示着阜新植树造林的最新成就。
长缨在手,敢缚黄龙。长达70余年的厚重治沙史表明,治沙要有拼命劲头,也要有科学招法。经验累积和技术进步变不可能为可能,在六家子南山汇成一曲交响。“依靠人挑肩扛,石质山造林是永恒难题。”国有王府林场场长王丽娜说,六家子南山生态修复工程区是以周边共3个乡镇为代表的千亩石质山造林绿化示范区组成部分之一,采取环山水平槽机械整地、树坑客土方式施工,助存活、保水土、改环境。目前,造林成活率超90%,混交种植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阜新多举措扩绿兴绿护绿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放眼阜新,新时代扩绿兴绿护绿的鬼斧神工遍布绿水青山之间。细河、绕阳河、养息牧河“三河源”保护工程,融造林、铺路、改土于一体,将大河源头建成科普教育、旅游休闲新地标,成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与“全域海绵化·水润阜新”攻坚战协同作战经典一役。柳河流域描绘生态廊道长卷,林带贯穿,水系连通,加快沙化低产耕地变身为全域高标准农田,筑牢国家生态安全“防护网”、打造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新时代的鬼斧神工,标注下阜新科学治沙的新高度。
农田防护林网间的耕地上,彰武县章古台镇农民康庆全正在铺农家肥作底肥,“我家24亩地,花生产量翻了三番。”
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晨抓起一把泥土一攥成团,“‘以肥改沙’优化土壤团粒结构,不易被大风吹起,才能达到环境改善,农户增收。”
农民在农田防护林网间的耕地上耕作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在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进程中,阜新市引领全民共同投身于共治共建生态、共创共享成果的生动实践中。依托营建农田防护林网、节水灌溉工程等多管齐下,阜新市新建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亩均产量约2000斤,智能化控制区频现“吨粮田”。
致力于科学治沙的彰武,在绿富同行、绿富同兴的新赛道上继续领跑。做大“沙农业”,打造沙地甘薯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强“沙工业”,汇聚5家全国铸造砂十强企业;做优“沙文旅”,建设辽宁省第一家全国自驾车5C级营地……
阜新做大“沙农业” 供图 阜新市委宣传部
挂牌成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三北”工程攻坚战科尔沁沙地南缘植被修复示范区科技高地的彰武县,聚焦扩绿为根、兴绿为要总方向,谋划以“新林一号”等林木良种扩绿,以林药林菜等林下产业兴绿,构建生态新格局,助力农民鼓口袋。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打响两年来,阜新市营造林面积超33万亩,综合盖度低于60%沙化林草地面积减少20万亩,治理河道370公里;“全域苗圃化”新增绿化面积356万平方米……实打实的成绩单,由绿水和青山作证!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阜新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将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 史国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