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普兰店区残联“异地评残+云评残”机制 架起残疾人办证“数字桥梁”
2025-04-21 19:40: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近日,大连市普兰店区一位残疾人家属通过手机视频对残联表示感谢:“以前心里直打怵,现在通过手机视频能办成,还为我家人及时享受补贴、康复等政策争取了黄金时间,真是太感谢了!”

  今年4月,普兰店区残联工作人员接到现住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70岁的于某家人的电话,于某户籍在普兰店区皮口街道三河村,患脑出血病一年多,由于出行不便,本人无法到普兰店区中心医院现场评残。了解情况后,普兰店区残联立即着手研究解决问题,决定让其家人申请,通过手机端提交病历资料、预约视频面诊,工作人员与评残医生在线审核材料和查阅过往诊疗病历记录,实时视频连线对申请人进行功能评估,确保鉴定科学精准,最终顺利为于某办理了肢体二级残疾人证。

  这种贴心服务的“触屏可及”,得益于普兰店区残联今年4月在辽宁省率先启动的“异地评残+云评残”创新服务机制。为解决残疾人群体异地评残难、办证流程繁琐等问题,普兰店区残联积极探索“互联网+助残服务”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残疾人证办理“一次不跑、全程无忧”。

  “云评残”机制构建“申请一审核一评定一公示一发证”全流程线上闭环。申请人通过微信提交身份信息、病历资料及视频影像,推送至残联初审。通过初审后,由区级残联协调指定医院评残医生与申请人进行远程视频连线,通过实时问诊、功能评估、病历核验等环节完成专业评定。评定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录入中残联网站,直接打印出证邮寄到家。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普兰店区残联以“云评残”机制为抓手,不仅破解了传统评残服务的时空壁垒,更以有温度、有速度的数字化实践,让残疾人群体“少折腾、不折腾”,诠释了“弱有所扶”的民生担当,为打造全生命周期助残服务体系提供创新样本。(文 杨连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