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借助智能导盲机器狗实现无障碍出行和社交沟通,肢体残疾人通过生机电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外骨骼的自然操控,听障人士依托支持多国语言的手语大模型完成跨国交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信息、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越来越多赋能残障人士的硬核科技,正为他们开启“无碍”生活拓展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5月19日,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沈阳市科技助残项目及场景发布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会上集中展示的一系列科技助残前沿成果,以其创新性与实用性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创新中心揭牌 摄影 张贺然
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辅助器具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揭牌 摄影 张贺然
会上,沈阳市委副书记李鹏宇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辽宁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于洋、沈大网联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力威,共同为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辅助器具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协同发展中心揭牌。市残联与16家助残高校、院所、企业签署共建“两个中心”协议,以人才、技术与资源的深度融合,为“两个中心”蓬勃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签约仪式 摄影 张贺然
签约仪式 摄影 张贺然
“两个中心”的成立,将促进科技研发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辅助器具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适老适残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助力辽宁残疾人工作迈向全国第一方阵。
沈阳市科技助残项目场景发布 摄影 张贺然
在科技助残项目场景发布环节,18个科技助残前沿成果向人们展示出残疾人“无碍”生活的多元可能性。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带来的智能导盲机器狗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它们可以凭借精密传感器系统敏锐感知路况,面对障碍物时灵活转向,轻松跨越坡道,仿佛一位可靠的“智能向导”。
视障人士对智能导盲机器狗“小路”爱不释手 摄影 张贺然
“特别期待能够拥有一只这样的导盲机器狗。”王女士是位盲人模特,出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外出,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但她自身又对狗毛过敏,家里还有孩子,“以后有了智能导盲机器狗,我就能牵着它去跑步、去散步,甚至走T台啦!”
情感陪护机器人“小NAO”与人交流 摄影 黄非
情感陪护机器人“小NAO”则用萌萌的“眼神”和温柔的语音,瞬间拉近与特殊群体的距离。当系统捕捉到模拟使用者的低落情绪,它就会播放轻快音乐、跳起俏皮舞蹈,用温暖陪伴驱散孤独阴霾。
沈阳工业大学带来的数字化康复训练平台,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将复杂的康复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动态图表,结合真实案例视频,生动展示如何为残障人士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沈阳理工大学展区内,脑电控制技术与智能语音助理系统的现场演示引发阵阵惊叹。重度肢体障碍患者只需专注思考,脑控轮椅便能精准响应;肢体功能障碍者通过语音指令,电脑即刻完成文档编辑、软件操作。
科技助残项目产品展示 摄影 张贺然
产业协同发展产品同样精彩纷呈。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生机电一体化智能外骨骼系统”突破人机神经接口技术瓶颈,帮助体验者重新“站”起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动站立及智能助行器”集成步行训练、站立训练、体位转移等功能,为使用者提供稳定助力与安全保障;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站式视力筛查管理智能解决方案”,为视力障碍群体带来精准、便捷的服务。此外,华为鸿蒙智家解决方案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互联,AI手语翻译官搭建起听障人士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全方位满足残障人士生活、沟通等多元需求。
于洋表示,辽宁省残联锚定“辽宁残疾人工作跻身全国残联第一方阵”目标,以科技助残为主线、为载体、为抓手,在全省布局规划建设“一基地、一园区、一中心”,成立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适配服务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协同发展中心、假肢矫形器适配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走出了一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路子,为辽宁全面振兴三年行动注入残联力量。
“科技改变生活,希望让残疾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沈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波表示,此次发布的重点聚焦于残疾人日常生活与工作场景中切实可用的创新产品及技术,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平等交流创造机会和条件。下一步,市残联将聚焦“两个中心”建设,充分整合高校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健全完善科技助残协同机制和创新体系,加快促进助残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助残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文 黄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