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心手相牵共赋能、融合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五个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主题日活动在安徽芜湖举行。作为志愿助残服务领域的优秀代表,沈阳市大东区残疾人联合会受邀参会并作经验交流,围绕“打造党建志愿助残品牌、推进‘微实事’关爱服务项目”分享实践成果,赢得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主题日活动现场 供图 大东区残联
此前,大东区残联实践成果已屡获国家级认可:2024年1月获评“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2025年5月其党建志愿助残项目入选“国家级志愿助残服务优秀案例”。荣誉背后,是大东区残联长期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提供精准帮扶,不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与幸福感的生动实践。
交流中,大东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宝田详细阐述了党建与助残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在党建引领层面,大东区始终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穿服务全过程,推动党建工作与志愿助残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助残”模式,凝聚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残联组织及社会助残组织等多方力量,组建起多元化服务队伍,形成了强大的助残合力。
大东区残联党建助残服务项目分享现场 供图 大东区残联
在“微实事”关爱服务项目推进中,大东区残联积极搭建助残平台、汇聚多方资源,引导服务力量就近就便与残疾人结成“对门儿”帮扶关系,常态化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个性困难,以“小切口”破解“大民生”难题。针对视障者用药安全隐患,定制“阳光药箱”与盲文标识贴纸,配套开展用药指导科普;依托“点单派单”机制,组织肢体残疾人走进沈阳故宫等地体验无障碍文化游;举办爱心市集、残疾人专场音乐会等活动,让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微服务”,精准衔接“残疾人所需”与“社会所能”,将惠民服务切实送到残疾人身边。
现场交流反响热烈,其实践成果为基层残联组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下一步,大东区残联将始终坚守为残疾人服务的初心,深耕“七彩人生、有爱同行”党建助残品牌,在新时代助残实践中持续探索突破,让“党派我来的”温暖直抵残疾人的心坎。同时着力推动志愿助残服务向项目化、品牌化升级,充分发挥残联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更多残疾人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文 薛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