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提升艺术素养,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于今年暑期精心策划了“歌舞青春 文润少年”暑期系列文化活动,以艺术为纽带,融合教育、科技与传统,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充满创意与学习乐趣的暑期平台。
本次活动涵盖七大板块、30余项主题活动、近百场次,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深刻感受辽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大的文化实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夏令营与研学活动
戏剧夏令营培训活动。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附属艺术学校推出沉浸式戏剧体验,涵盖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大门类,帮助青少年探索艺术潜能,在创作中感受戏剧的魅力。
芭蕾研学营。以辽宁芭蕾舞团训练大纲为依托,以芭蕾舞蹈艺术为中心,融入多种教学模式及多种舞台表演训练方式,倾力打造专业、高端的艺术交流学习平台。每位学员均可体验到辽宁芭蕾舞团顶尖师资的指导,更有机会学习到辽宁芭蕾舞团的原创剧目。
“我在辽图修古籍”亲子研学活动。辽宁省图书馆通过造纸术、雕版印刷与拓印、书籍装帧等传统技艺体验,带领家庭感受古籍文化的魅力。
“博物少年说”青少年研学体验营活动。活动融合历史、艺术、科学、礼仪等学科,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青少年对辽宁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少年文化行 艺起游辽宁”研学营活动。活动结合红色教育与传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航空博览园等,厚植家国情怀。
青少年演出释放青春热情
暑期系列文化活动将举办PDE国际舞蹈展演,以权威、专业、国际的舞蹈展演,推动文化与艺术领域的交流发展,助力多项国际交流活动的落地繁荣。深度推进中欧之间艺术教育产业的全方位合作,为中欧文化交流添砖加瓦。
辽宁歌剧院举办《青春和声梦想》阿卡贝拉音乐会,以纯粹人声演绎经典流行歌曲,展现青春活力。
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叩开历史之门少年剧”沉浸式情景剧,志愿者化身“历史引路人”,通过互动演绎辽河文明的故事。
作为戏剧夏令营培训成果的舞台展示,儿童剧《小蝌蚪找妈妈》让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在剧中扮演小蝌蚪、小乌龟、小螃蟹、小水草等角色,在专业演员带领下感受戏剧的魅力。
海棠风采全国舞蹈展演汇聚全国少儿舞蹈精品,在辽宁大剧院演出,展现艺术教育成果。
暑期阅读活动纷呈
辽宁省图书馆开展“童阅美育”系列活动,通过绘本阅读、古诗画意境赏析等培养少儿审美能力。
科普实验与自然观察活动通过“神奇植物变色魔法”“水润辽宁”等主题,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7月24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在锦州北镇举行纪录片《山河与共》开机系列活动,暑假期间还将在北镇、义县等地开展摄制活动。
文化展览亮点频出
辽宁美术馆开启“童心绘辽宁”青少年美育展,展示少年儿童笔下的家乡风貌,传递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辽宁省图书馆将于8月15日至10月份,举办“红星闪耀:连环画里的抗战记忆与民族精神展”,以连环画为媒介,精选红色经典作品,展现各界人士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和卓越贡献,引领小读者感受伟大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砥砺初心。
舞台艺术演出精彩呈现
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统筹策划、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与辽宁省博物馆共同出品的情境剧《国宝辽宁·精选版》于7月19日开始在辽宁省博物馆多功能厅开启暑期驻场演出模式。演出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15时,每天一场;每周六、周日11时和15时,每天两场。同时,还将于8月中旬开启全国巡演,预计完成福建、广东、新疆、北京、辽宁等地13个城市的25场演出。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话剧《天算》7月至8月将在日照、郑州、晋城、南阳、简阳等5市开展10场演出。
8月中旬和9月下旬,抗日战争题材话剧《天算》《假道》将在“大河之澜”进行主题演出;电声乐团《光影之声》经典影视金曲音乐会将分“世界”“中国”两个主题在8月29日和8月31日参加“大河之澜”主题演出,以舞台艺术精品丰富假期生活。营口将开展“千里共辽宁 振兴文化行”小剧场话剧演出,辽宁的文艺小分队还将走进大连瓦房店永宁镇潘家沟村,为当地村民带去一场夏日慰问演出。
购物体验与演艺直播嗨起来
7月30日-8月3日,2025辽宁省非遗夏季博览会将在辽宁省博物馆启幕。本次博览会以“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创新打造“文博+非遗+旅游”三位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活动不仅汇聚岫岩满族剪纸、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等40余项非遗技艺,还将通过动态展演、互动工坊、文旅打卡点等多元形式,让游客在暑期出行中深度感受“非遗活态传承”的魅力。
8月15日至8月17日,辽宁省图书馆将在其一楼共享大厅举办首届“辽宁省图书馆图书博览会”(简称“辽图书博会”)。
在浑河外滩、沈阳森林公园云端草原、科技城核心区、浑南之夏喷泉广场等点位还有直播活动提供给市民,线上线下一起展现浑南文化魅力。
在营口市、桃仙机场等省内城市和重点单位,也将开展“艺起来直播”活动,通过文艺展演、非遗展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借助网络直播扩大传播影响力。(文 杨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