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沈阳民政以“振兴新突破”为号角,将为民初心化作切实行动,从养老服务体系构筑的温暖保障,到殡葬改革传递的人文关怀;从婚俗新风点亮的幸福时刻,到社会救助托举的民生底线……每一处民生细节都镌刻着民政人的担当。
沈阳市民政局、沈阳市福利彩票中心联合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推出“2025沈阳民政进行时”系列报道,全景展现沈阳民政系统在保障民生、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与阶段性成果。本期,我们介绍沈阳民政社会事务领域创新决胜成果。
“爱在沈阳 情定方城”国风集体婚礼活动 供图 沈阳市民政局
沈阳市打造多个户外结婚登记颁证点,举办多场集体颁证仪式;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市共发放补贴资金8575.38万元;启动救助管理专项行动……
今年上半年,沈阳市在社会事务领域持续发力,在婚姻登记服务改革、残疾人福利保障以及救助管理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扎实有力的举措为民生保障事业呈上了一份精彩纷呈的亮丽答卷。
婚姻登记服务改革成效显著 营造“喜事新办”良好氛围
上半年,沈阳市民政局全力推动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落实,针对5月20日、5月21日结婚登记高峰,全市14个婚姻登记处提前部署,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约信息,引导群众网上或电话预约。在颁证区域营造喜庆氛围,启动应急预案,增设窗口、增派人员,提供延时服务,确保当天所有符合条件的准新人全部完成登记。两天共办理结婚登记3000余对。
市府恒隆康莱德酒店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举办颁证仪式 供图 沈阳市民政局
2025年,沈阳市积极推进婚俗改革载体创新,打造市府恒隆康莱德酒店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全国最高结婚登记颁证点)和浑南区樾檀山社区结婚登记点(集结婚登记、补领婚姻登记证功能于一体)。上半年,沈阳市举办多场集体颁证仪式、婚育知识宣讲及婚前辅导活动,营造了“喜事新办”的良好氛围。
残疾人福利保障精准有力 全国精康试点项目启动
沈阳市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做好申请受理审批、“主动提醒”、发放数据核查比对等工作。上半年,全市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8575.38万元,其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544.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030.78万元。
沈康家园和平区服务中心举行生活技能恢复训练活动 摄影 张琪
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于5月正式启动,打造“1中心+5站点+1基地”服务网络,组建134人服务团队,引入社会力量捐赠爱心物资400份,目前已顺利通过民政部中期评估。
沈康家园和平区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左)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疏导 摄影 张琪
救助管理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扩大救助服务网络
沈阳市启动“四季护航、爱暖沈阳”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专项行动。会同相关部门在劳务市场面向务工不着人员开展关爱活动,宣传救助政策;研究流浪乞讨人员就业转介工作,在救助管理站宣传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依托福彩销售点建设“暖阳避风港”临时救助引导点26个,配备救助物资,对福彩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呼吁社会公众主动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上半年,沈阳市将重点点位摄像头信号接入市区两级救助管理站,截至目前,可通过CIM平台的281个重点点位摄像头对全市13个区、县(市)进行视频巡查,实现流浪乞讨人员主动发现、及时救助。
婚姻登记服务提质增效 推广“沈阳喜事”婚姻服务品牌
下半年,沈阳市将大力推广“沈阳喜事”婚姻服务品牌。为迎接七夕等结婚登记高峰日,各地区将举办集体颁证仪式和集体婚礼,积极倡导“简约不简单、浪漫不浪费”的婚俗理念,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针对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方面,下半年沈阳市计划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不少于50场的“新婚课堂”“婚姻家庭辅导进社区”等活动,为新婚夫妇提供全方位的婚姻指导。此外,还将通过技能大赛和业务培训提升婚姻登记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婚姻登记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全面加强救助管理工作 构建全方位救助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救助管理工作水平,沈阳市将深入推进“四季护航、 爱暖沈阳”专项救助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发力,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坚决杜绝冲击社会道德底线事件发生。依托沈阳市区域性救助管理中心培训基地举办救助管理业务培训班,推动全市救助管理工作能力整体提升。
沈阳市民政局与沈阳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在沈阳市救助管理站成立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实训基地,建立市级救助管理工作专家库,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力支持与交流指导作用。
沈阳市救助管理站帮助走失老人找到家人 供图 沈阳市民政局
加强残疾人福利保障 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
在残疾人福利保障方面,沈阳市将继续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确保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利用数据化手段常态开展数据核查比对和“政策找人”工作,提高补贴发放的精准度。加快推进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项目,确保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社会事务工作关系万千市民福祉,2025年,沈阳市在婚俗改革、残疾人保障、完善救助体系等方面创新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未来,沈阳市将持续提质服务,让民生底色更暖,幸福质感更厚。(文 张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