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8月7日,以“中德共创 携手同行”为主题的“德国企业沈阳行”系列活动在沈阳市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举办。
此活动由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对外合作部(外事办公室)会同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中国代表处、德国中德共创中心联合举办,邀请50余名中德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以实地参访感知产业实力,以精准对接共绘合作蓝图。恰逢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中德园”)成立十周年,此次活动不仅是中德深化产业协作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两国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新起点。
中德企业代表与行业专家齐聚一堂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新”潮涌动:走访对话释放合作潜能
8月6日,德国中德共创代表团首站探访了沈阳星云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星云舱展现的“智造”硬实力令德国企业家频频驻足,对其精湛工艺与国际化视野深表赞赏。随后,在沈阳摩通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制造工厂与研发中心内,代表团沉浸于技术亮点的深度解析与应用场景的生动演示。双方代表围绕技术迭代、市场拓展、成果共享等议题深入交流,合作共识在坦诚对话中不断凝聚。
代表团探访企业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8月7日,位于中德园的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内气氛热烈,中德企业对接交流会在此拉开帷幕。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驻华首席代表封兴良在致辞中展望了中德产业合作的广阔前景;铁西区政协副主席卞毅对中德园的投资环境与发展优势进行全面推介。多位德国知名企业代表围绕中德合作需求、对华投资意向、人工智能与创新科技融合等热点话题分享洞见。在随后的对接环节,中德企业代表就技术合作、市场开发等具体领域展开深入洽谈,务实的交流让多项合作意向逐渐清晰,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现“智造”硬实力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链”接中德:九载搭建深度交流平台
本次活动以“实地参访+精准对接”的创新模式,将“请进来”的开放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动能。活动不仅巩固了中德园与德国北威州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根基,更搭建起高效务实的双边经贸桥梁。
中德企业对接交流会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卞毅介绍,中德园作为国家级对德合作平台,致力于打造“对欧合作新标杆”和对外开放的“国际窗口”,“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德国企业沈阳行’‘德国铁西日’等活动,一方面精准对接德企,快速高效地引进项目、推进合作;另一方面,提升园区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今后,中德园还将进一步深化与德国及欧洲企业在关键技术、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格局向更高层次升级发展。
作为中德经贸交流的合作典范,“德国企业沈阳行”已成功举办九届,以搭建合作平台、夯实合作根基、推动合作发展为目标,持续增进中德双方在产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交流。通过这一平台,众多德国企业深入了解中德园的投资环境、产业政策与发展潜力,一批合作意向成功转化为落地项目。
中德企业对接交流会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园”梦十年:铸就对外开放“金名片”
“沈阳中德园在对接德国中小企业方面的优势令人印象深刻。今年恰逢中德园成立十周年,十年间积累的产业基础与合作经验,让这些优势更为凸显。”德国韦伯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米歇尔·韦伯表示,中德园精准把握中德产业合作的契合点,聚焦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与德国中小企业的核心业务高度匹配;其次,园区构建了完善的国际化服务体系,极大降低德国中小企业的落地成本。
米歇尔·韦伯说:“中德园积累了丰富的对德合作案例和资源网络,能为德国中小企业提供从信息对接、项目孵化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支持,这种‘一站式’服务能力正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看重的。”
中德园 供图 铁西区委宣传部
铁西区(经开区、中德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年来,中德园聚焦智能装备、高端装备、汽车制造等五大产业,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跨越: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126.2亿元,是2016年的2.7倍。今年1-6月,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7.2%,亮眼数据彰显发展活力。
从宝马等德企扎根成长,到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等国家级荣誉加身,中德园已成为东北对外开放的“金色名片”。站在十周年新起点,中德园将继续积极发挥对外开放前沿阵地作用,助力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持续深化制度性开放,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让“中德共创”的故事在这片沃土上续写新的篇章。(文 常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