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果蔬上市,新民市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致富路。
弓匠堡子村:“数字玉米”搭上电商车,直播助农富乡亲
兴隆镇弓匠堡子村的高质量玉米试验田 供图 新民市委宣传部
“这不是普通甜玉米,是亩产3000斤的‘数字玉米’!”在兴隆镇弓匠堡子村的高质量玉米试验田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利正在进行网络直播,用卷尺丈量1米宽的大垄间距,演示如何通过手机APP调控滴灌系统,甚至切开玉米杆对比根系差异。
原来,张利的鲜食玉米试验田藏着不少“科技密码”,土壤墒情监测仪实时传输数据,滴灌系统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这些从辽宁省农科院引进的技术,让亩产比传统种植提高50%以上。张利介绍:“每亩6100株的密植度,缺钾补钾、缺磷补磷,都用农家肥补充,科学种植让玉米品质上乘。面对网友质疑,我直接连线专家开展‘云答疑’,用专业赢得信任。”
目前,弓匠堡子村已形成“党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等玉米深加工线投产,玉米面条、玉米碴子都能卖!”张利信心满满。
毓宝台村:水果柿子成为“致富果”,工会助销拓市场
大民屯镇毓宝台村的水果柿子 供图 新民市委宣传部
为加快乡村振兴的脚步,大民屯镇毓宝台村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路线,引进味美汁甜口感好的水果柿子。从选种、育苗、栽培到田间管理,全程采用科学方法,并邀请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村民的精心照料下,水果柿子喜获丰收。
“现在我们跟新民市总工会合作,邀请会员来采摘,实现产销一体。在工会帮助下,经济效益将显著提升。而且我们村里的大棚主要面向本村打工人群,一些岁数大、不能出门的村民都能来增加收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水果柿子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完善销售网络,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毓宝台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坤说。
费岗子村:“西瓜+羽衣甘蓝”轮作,集体经济促增收
梁山镇费岗子村的西瓜 供图 新民市委宣传部
在梁山镇费岗子村的田间地头,村民正忙着摘瓜,准备种下羽衣甘蓝。提到土地流转,村民魏双明高兴地说:“我今年把土地流转给村里,确实得到了实惠。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到村集体打工,补贴家用,我感觉挺好。”
过去,村里土地零散,村民各自为战,效益不佳。为破解难题,村“两委”多次论证,决定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选定“上茬陆地西瓜、下茬特色羽衣甘蓝”的轮作模式。费岗子村党支部书记王建群说:“西瓜生长周期短、市场需求稳;羽衣甘蓝作为健康特色蔬菜,不仅有观赏价值,在餐饮、生鲜市场也很受欢迎,两者轮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还能减少病虫害,提高亩产效益。今年流转了60多亩地种西瓜,产量约12500斤,主要销往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等地的超市,价钱可观。”
从“数字玉米”通过直播走向全国,到水果柿子成为农民“致富果”,再到“西瓜+羽衣甘蓝”轮作模式激活土地效益,新民市的发展热潮涌动。接下来,新民市将继续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路径,让更多乡村焕发新活力,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文 杨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