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2025-09-02 09:51:14来源:辽望编辑:蒋硕责编:蒋硕

  9月1日,沈阳市中小学校迎来秋季开学,全市80余万学生回到校园,以“牢记殷殷嘱托,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共同开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沈阳市教育局围绕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服务沈阳全面振兴,聚焦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厚植爱国情怀,上好“红色育人”课

  沈阳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生线上观看2025年辽宁省秋季开学第一课“云”直播和《沈阳见证:从抗战起点到正义审判》主题视频课程,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伟大抗战精神和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力量,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皇姑区在珠江五校金沙江校区开展“弘扬抗战精神 继承先烈遗志 争当合格接班人”全区“开学第一课”,特邀吉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石佳坤少将主讲,通过珍贵影像与战报资料,深入解读东北抗联精神内核,全区9万余名师生线上线下同步收看。

  在沈阳市第一二六中学三好校区,学生们认真聆听烈士牺牲前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书,师生肃穆,仿佛重回烽火岁月。学生徐俏仪分享道:“我爸爸是一名援藏医生,常年坚守高原。他和这些烈士一样,教会我奉献就是把该做的小事坚持做好。”吕筱冉老师在“八一讲堂”上系统阐释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法理意义,强调“铭记历史不仅是情感,更是一种法律责任”。在各班“大思政课”专题讨论中,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表示“要帮助同学、参与志愿服务,做一名真正的‘明德少年’”。

  大东区望花街第一小学邀请91岁抗美援朝老战士金东辉走进校园,生动讲述临津江突破战、云山战役中志愿军战士英勇奋战的事迹。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朝鲜族学校组织学生探望抗美援朝老兵舒立成,聆听战斗经历,感受“爱国”二字的千钧重量。

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传承中华优良传统,上好“文化育人”课

  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进校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交流等活动,加强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引导师生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和平区南京一校长白岛第一小学与和平区幸福学堂合作,邀请非遗研究专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打造“行走的文化课堂”。法库县柏家沟小学通过开设特色腰鼓课程,教师现场演示腰鼓的击打技巧与节奏变化,讲解其从古代军乐到民间艺术的演变历程。皇姑区北塔小学立足学校实际与特色,以“清风”“莲花”“廉洁警句”等为创作元素,将廉洁理念融入剪纸艺术,开启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传承中华文化、接受廉洁教育。浑南区白塔小学开展“廉风润教”系列活动,通过廉洁故事会、艺术作品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弘扬奋斗精神,上好“实践育人”课

  全市中小学校推动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行动中践行奋斗精神。于洪区沙岭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跑”活动,模拟红军长征场景,让学生在“翻山越岭”中体会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和平一校长白岛第二小学以“科创筑梦,强国有我”为主题,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开学礼。校长万迎以“太空航天员如何喝水”“机器人为何能听懂指令”等问题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让想象插上翅膀,让智慧点亮人生”。五年级学生刘文元操控自己组装的无人机完成高难度动作,一年级新生张思哲被深深吸引,立志“也要让我的小飞机飞得更高”。科技辅导员通过空气炮、悬浮小球等趣味实验,将复杂原理化为直观现象,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

  大东区二台子小学举办“杜重远抗战文化座谈会暨杜重远中队传承仪式”,通过微电影回顾杜重远“以笔为枪、以文报国”的一生,并举行庄重的队旗授予仪式。沈阳市第七中学沈北分校、第八十三中学等学校举行新生军训开营仪式,强化学生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

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优化网络供给,上好“网络育人”课

  全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主题鲜明、互动性强的线上活动,将网络空间打造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阵地。大东区辽沈街第二教育集团以“调适·陪伴·护航”为目标,依托“智慧心育平台”推出“我与AI伙伴心理对话”服务,为学生提供安全便捷的情绪倾诉渠道。于洪区国奥小学齐云山分校建立“网络资源库”,整合网络安全讲座、文明上网案例等内容,结合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辨别谣言、拒绝暴力。

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培育健康心态,上好“心理育人”课

  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全市学校助力学生以积极心态开启新学期。于洪区国奥小学邀请心理教育专业团队入校,以“心理小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技巧。于洪区新城第七小学以“翻越浪浪山,开启新学期”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烦恼。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以“微课堂”开展分层心理筛查,提供“一对一”辅导,并通过家长群推送心理知识,构建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筑牢校园防线,上好“安全育人”课

  全市学校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围绕交通安全、法治教育、防治欺凌、防范溺水、应急消防等内容开展“安全第一课”。市教育局联合应急、消防部门在珠江五校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八六中学举办“法治点亮迷途路 守法开启新人生”法治教育活动。沈河区朝阳一校联合交警部门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以“知识讲解+现场模拟”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平区振兴街第二小学联合市红十字会开展“学习急救技能,守护生命安全”主题活动。(记者 : 姜雪 部分图片拍摄:记者姜雪)

沈阳80余万中小学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