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沈阳的“空中大门”格外热闹。8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日均航班量500架次、日均旅客量8万人次、单月执行率94.2%、客座率90.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8月15日刚刚创下单日旅客量81808人次的纪录,8月22日又迅速被83192的数字刷新历史。这并非一次偶然的高峰,也不仅是一座机场的繁忙,串串亮眼数字的背后,其实是一场蓄力已久的文旅起飞。
作为交通枢纽,如今的桃仙机场不只是空中迎客的“沈阳门户”,更已成为城市文旅的“超级引擎”。七八两个月内,3.07万架次飞机如银燕般起落,以运输数据直观反映出城市魅力,映照出沈阳文旅的腾飞之势。
印证这一点的,还有沈阳故宫博物院交出的暑期答卷:62天里,181.93万名观众涌入这座古老宫殿,同比增长26.1%。与此同时,沈阳还精心推出“抗战记忆之旅”主题精品游径,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北大营营房旧址陈列馆等多个“红色景区”完整串联,贴心开通的游客直通车周周爆满,让更多人在沈阳触摸历史脉络,感悟时代变迁。
若说机场是城市的“流量入口”,那沈阳文旅便是响当当的“流量内核”。当沈阳故宫的文创品与机场的辽博周边同样抢手,当老北市的非遗展示与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的研学旅游遥相呼应,这座城市正用文化魅力编织成一张“引力网”。机场的数据狂飙,不过是这张“网”收获的必然结果。
正是无数游客对沈水之阳的向往,共同托举起了桃仙机场的繁忙。
从“流量”到“留量”,深刻的转变正在沈阳发生。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是“经过”沈阳,而是专程“为了”沈阳而来。这座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深厚底蕴的城市,正以年轻化、创意化的表达方式,赢得新一代旅行者的心。
当活力沈阳成为无数人的出行目的地,机场上的每一次航班降落,都成了奔赴文旅盛宴的“开场哨”。桃仙机场的创纪录客流,只是一个开始——沈阳文旅的航班,正在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记者 唐子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