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粮食安全宣传周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作为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沿阵地,中储粮大连直属库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通过严把关口、精益管理、科技创新和智能升级,将节粮减损贯穿储备全周期,为中国老百姓守住管好“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提供了坚实保障。
严把关口,筑牢粮食安全“防火墙”。从第一道关口起,大连直属库就坚持源头把控,派驻专业人员到发运地现场监装,严把粮食来源和销售流向,严防新陈掺混等风险。针对运输环节损耗,通过完善设备设施、优化作业流程、科学规划排布作业等方式,最大程度减少粮食撒漏损耗。同时,对粮食运输承运方资质、运输工具等情况进行严格核验,严格执行一车一检验、一车一计量,确保进出大连直属库每一粒粮、每一滴油的安全可靠。
精管优储,守住粮食品质“生命线”。在粮食储存环节,大连直属库严格执行中央储备粮“一符三专四落实”管理规定,做到专仓储存、专人保管、专账记载,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结合大连区域气候特点,摸索出“春季密闭隔热-夏季技术控温-秋季除虫散热-冬季蓄冷均温”技术路线,精准控制仓内环境:仓内粮食最高温度夏季不超过25℃,平均粮温不超过20℃,仓房湿度保持在50%左右,实现储存粮食质量达标率、品质宜存率和食品指标合格率均保持100%,损耗控制在0.7%以内。
科技驱动,创建绿色储粮“新标杆”。大连直属库因地制宜打造健康、绿色的储粮生态。通过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控温技术,实现低温与准低温储粮达标率95%。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作业方式,将平房仓单位通风作业的能耗控制在0.04kW·h/(t·℃)以内,整体通风作业水分损耗较之前降低0.1%。通过采用气凝胶等新型材料压盖粮面,实现水稻整体粮温常年不超过10℃,表层粮温不超过20℃,最大限度保持储存品质。作为系统内标杆库,大连直属库依托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与粮食领域科研院所深化产学研合作,近期联合国粮局粮科院开展肉食螨捕食书虱研究项目,通过生物天敌替代杀虫药剂,为绿色储粮提供了新路径。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管理“新引擎”。目前,中储粮“技防技控”信息化项目已在大连直属库落地应用,通过整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凭借25种预警算法、573个高清在线摄像头,实现对生产作业中危险因素的自动预警,以及对库区的全方位、全天候、穿透式监管。大连直属库还率先应用智能扦检系统,通过机器人随机扦取点位,检验数据直传平台,有效杜绝人为干扰,在实现自动化减人的同时,保证了粮食检验的公平公正。作为系统内率先开展智能化建设的直属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大连直属库已建成了融合4个平台、10项业务板块、77项业务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将智能化管理延伸至库区每一个角落。
未来,大连直属库还将深入推动AI赋能,持续做好专用算法和模型的自主开发,推动构建以数据为基础的储粮全周期作业决策参考标准,促进由“经验保粮”向“数据保粮”转型升级。持续做好与河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的机器人智能出入仓方案研究,以及和与辽宁省粮科所合作开发的智慧粮库大数据检测与智能决策系统,不仅坚持守好大国粮仓的实体,更建设好智慧粮仓的“大脑”,助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文 王亮)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