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帅府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沈阳老字号博物馆
盛京碑林博物馆
辽博展厅
沈阳故宫
日前,沈阳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文旅广电局(市文物局)联合制定《沈阳市博物馆“百馆”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方案》显示,沈阳将着力构建博物馆体系,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百馆之城”,力争到2023年,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
建设“百馆之城” 每8万人拥有一家文博场馆
经过三年努力,沈阳将建成品牌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博物馆体系,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百馆之城”。
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实现每8万人拥有一家文博场馆,在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博物馆达到40家,博物馆公共服务人群覆盖面指标达到副省级城市前列水平。
博物馆教育和服务功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每年举办、承办各种展览、展示、主题教育活动数量达500场次以上,年观众量达1500万人次以上。流动博物馆打通振兴乡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博物馆质量明显提高,特色突出。获得国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的博物馆达到20家以上。非国有博物馆的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有颜值有特色 国有博物馆提质升级
沈阳将建设一批保护与利用并举的“遗址公园+博物馆”“工业遗址+博物馆”“历史建筑+博物馆”“名人故居+博物馆”“文保单位+博物馆”“老旧厂房+博物馆”“老字号+博物馆”,促进沈阳博物馆事业有特色、有颜值、有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全市国有博物馆建设,重点实施十大特色品牌博物馆建设提升工程。
加强城市历史街区、片区、风貌区博物馆建设,重点开展六大片区博物馆集群建设工程。
市内五区“1+N” 更多参观好去处
压实区、县(市)博物馆建设主体责任。各区、县(市)结合自身区域内文化特色和区域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工业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内涵,发挥沈阳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各类博物馆。
市内五区采取“1+N”集群式建设模式。
1 即每区必须建设1家国有综合性博物馆。
N 依托历史街区或历史片区、风貌区等建设N家(10家以上)各类博物馆。
其它各区、县(市)采取“1+N”自由建设模式。
1 即每区必须建1家国有综合性博物馆。
N N家(5家以上)各类博物馆,为实现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多点开花 让非国有博物馆蓬勃发展
除国有博物馆外,沈阳将积极推进行业博物馆建设。鼓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民间收藏家携手兴建一批行业博物馆。国有企业、高校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筹建体现自身发展历程和科研、教学成果的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
继续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制定实施沈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兴办非国有博物馆。各区、县(市)要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扶特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相关政策。
以文塑旅 加强历史文化传播
推进文旅融合,发挥特色博物馆品牌作用。启动建设博物馆研学基地工程。依托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充分发挥“沈阳抗战联线”作用,建立爱国主义研学基地;依托沈阳故宫博物院,建立清前史研学基地;依托辽宁省博物馆,建立红山文化研学基地;依托张氏帅府博物馆,建立民国名人研学基地;依托沈阳工业博物馆,建立工业研学基地。通过博物馆研学基地建设,使沈阳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学之城”,成为国内外大中小学生的研学目的地城市。
此外,加大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力度,鼓励各类博物馆开展博物馆数字化提升工程建设。使“百馆工程”迈出高质量、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