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将上好的桑木切割成带弧度的薄木片,经7日人工烘干,做成鼓腔。再将钢丝制成的鼓胆置于鼓腔里侧,把整块牤牛皮紧绷于鼓圈上,封钉、上漆……一只手工传统瞒鼓便制作成了。
在辽宁省非遗项目凌海瞒鼓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赵洪力看来,制作瞒鼓要靠慢功夫,要静得下心,哪怕每次只做一只鼓也要认认真真、有头有尾。他说:“我不追求大富大贵,这辈子做好瞒鼓这一件事就够了。”
赵洪力和他热爱的瞒鼓 供图 凌海市文化馆
少年郎爱上“咚咚”瞒鼓声
今年68岁的赵洪力出生在锦州凌海市西北山区板石沟乡的一个瞒鼓世家,从小听着父亲制作瞒鼓时敲敲打打的声音长大。当时懵懂年少的他,就爱上了“咚咚”的鼓声。到了16岁,赵洪力终于能跟着父亲正式学艺,用了七八年时间才掌握瞒鼓的制作工艺。那时,他虽有一身瞒鼓制作手艺,却只能靠做皮匠、打零工养家糊口。
后来,已过而立之年的赵洪力开了间制作瞒鼓的手工作坊,没想到这手工作坊一开就是38年。赵洪力可以制作出小鼓、堂鼓、大鼓、太平鼓、手鼓、腰鼓、书鼓等不同型号的鼓,直径最大的达2米,最小的可以做到0.33米。每只瞒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表达表演者不同的情绪,可作为舞台演出之用,也可用于民间自娱自乐。
如今,他制作瞒鼓的名声早已传遍全国各地,不少人特意从外地赶来,只为求一只称心的好鼓。2019年,他参加“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了“‘太阳神鸟’传承艺星”奖。
赵洪力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展示瞒鼓技艺 供图 凌海市文化馆
一生只做一件事:手工瞒鼓
手工瞒鼓作坊刚开起来的时候销路不畅,赵洪力便跑到县里、市里主动找到当时的国营商店,请他们帮忙在店内销售。时间久了,认可瞒鼓的人越来越多,有乐器店主动联系赵洪力订购产品,也有鼓乐手让他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他还时不时接到来自寺庙的大鼓订单。生意红火起来,赵洪力又雇了几个木匠、皮匠一起干,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做200余只瞒鼓。
赵洪力在做鼓腔(图片由赵洪力的女儿赵丹提供)
随着赵洪力的手艺越发精湛,他在传承传统民间手工制作技艺的同时,还利用现代工具改良制作工艺,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气候、选材特点的制作方法。
蒙皮,俗称“打吊子”,是将选好的皮料紧绷在鼓圈周围,这是瞒鼓制作过程中最紧要的环节。如果蒙皮过紧,会扯坏皮料,而过松又会影响敲击效果。赵洪力改变了过去使用蛮力“打吊子”的传统方式,而是运用工具“千斤顶”使鼓面绷得更紧,制作出的瞒鼓可承受得了一名成年人的重量,不仅鼓声响亮,而且经久耐用。
赵洪力与其子赵晨东在制作瞒鼓 供图 凌海市文化馆
如今,赵洪力已年近七旬,每天仍然带着儿子、女儿切割加工木料、捶捶打打地制作瞒鼓。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他正在作坊里忙活,说到兴起处还即兴敲打起来。他说,“制作瞒鼓是个力气活儿,得有耐心。有人说这是个‘笨手艺’,但我这辈子就爱听这鼓声,就想听这鼓声,也想一直做下去……”(文 黄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