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2021年,东北区域气象中心组织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完成了第二次东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工作,并出版了《东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决策者摘要》。
10月2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东北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对策建议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1961年—2017年,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显著上升,上升速率为0.31℃/10年,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气温上升速率和全球近50年气温上升速率;降水日数减少,强度增加;日照、风速均呈减少趋势;积雪期缩短,最大积雪深度增加,最大冻土深度减小。
未来,东北区域的气温会逐步上升;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总体增强;高温灾害风险总体增强;干旱风险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冷害风险下降。到21世纪远期(2081年—2100年),在低排放情景下,东北区域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2℃—2.0℃;在中等排放情景下,气温可能上升3.3℃—3.9℃;在高排放情景下,气温可能上升5.3℃—6.2℃。东北区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总体增强,至21世纪远期(2081年—2100年),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均在中等以上风险区域内,其中沈阳、辽宁东部山区暴雨洪涝风险较高。
气候的变化会给区域带来影响。东北区域作物生长季积温增加,玉米可种植界限北移;农业旱涝灾害频次与强度增大,低温冷害发生次数减少、范围缩小,但影响未减弱;病虫害加重,水稻发生高温热害的概率增加。盘锦芦苇湿地植被覆盖明显好转,固碳能力提高;气候变化引发海平面上升将加重滩涂盐渍害,芦苇湿地和红海滩湿地面积有减少风险。冬季采暖设计参数将降低,城市办公建筑冬季采暖能耗减少,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升高,夏季制冷能耗增加,年总能耗减少。
依据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东北区域农业、湿地以及城市采暖制冷能耗的评估结论,有关方面提出了可供选择的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和措施。
在农业方面,东北区域应调整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好热量资源;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减轻旱涝灾害影响,改造和升级已有农田基础设施及水利工程设施,提升农业应对更严重或更频繁洪涝、干旱灾害的能力;遏制黑土地退化,强化黑土地保护,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建立科学合理的轮作和土壤耕作制度。
在湿地保护方面,东北区域应维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湿地生态需水,建立长效的补水机制,针对湿地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利用水田用水季节差异增加芦苇湿地淡水供应量;修复和保护退化湿地,减少气象灾害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调整湿地及湿地植被恢复及修复规划,研究适应气候变化的湿地恢复技术及制定相应的湿地恢复政策。
在城市采暖制冷能耗方面,东北区域应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变化,科学调控采暖制冷,开展光热气候资源评估区划,推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进建筑节能,修订完善建筑采暖通风和空调调节设计标准,提高建筑节能精细化水平,加快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文 刘海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