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勠力同心谋发展 勇毅笃行攀高峰——大连市甘井子区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综述
航拍大连湾前关湿地公园。 供图 甘井子区委宣传部
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装配线。 供图 甘井子区委宣传部
林德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生产的空分塔器。 供图 甘井子区委宣传部
甘井子区现代化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 供图 甘井子区委宣传部
核心提示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甘井子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答卷:
荣登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际利用内资210.2亿元、外资1亿美元。
成绩来之不易!甘井子区积极融入省市振兴发展全局,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充分发挥辽宁振兴发展大连“跳高队”主力队员作用,为辽宁振兴发展和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
转型升级 挺起产业脊梁
华润万象汇、大连广泽中心主体封顶,连城数控光伏及半导体、桃李食品二期等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年内投产;林德工程中国区总部落户,围绕产业更新升级,积极推进未来智造港、双创基地等项目,围绕文创旅游产业,推动文旅小镇、体育港、冰雪乐园等项目签约……2021年,甘井子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36个,签约项目59个,项目建设更加扎实,项目招引更加精准。
产业是城市的脊梁,项目则是产业的支撑。过去4年间,甘井子区以项目为牵引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含金量稳步提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保持在9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稳中向好。产业项目投资占固投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连续入选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稳居东北地区前列。
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新产品新技术,连城数控全球首台24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生长炉、一重核电石化世界最大3000吨加氢反应器等相继问世,三仪药业研制出国家一类新药;华锐重工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一重核电石化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城区商业布局日趋完善,商务商贸、特色美食等业态融合发展,商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万达广场、亿合城购物中心成为大连消费新地标。中华路商圈人气商气加速集聚,晋升都市商圈行列。
未来5年,甘井子区将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综合实力加速增强。围绕大连市提出的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目标,全面实施产城融合战略,打造“3+3+X”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迈向高端,商务商贸、文创旅游、科技服务提档升级,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加速发展。
致力于夯实经济基础,筑牢产业发展“顶梁柱”。2022年,甘井子区计划开复工亿元项目200个以上,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产业的“脱胎换骨”谋求发展的“凤凰涅槃”,努力实现产业提质、项目扩容、创新增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创新引领 集聚高层次动能
创新驱动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4年,甘井子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抓创新,创新资源高速汇聚,创新活力高度释放。
11月1日,工信部公布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为今年辽宁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这是一家从甘井子区成长壮大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列在企业发展之首,目前已成为大连市汽车智能装备领军企业。
政策成为创新“推进剂”。甘井子区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超1.5亿元,全区研发经费支出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区上市挂牌企业17家。荣膺全国创新百强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今年,甘井子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6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84家,全区入选省瞪羚企业2家、省雏鹰企业1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58家。市场主体成为创新主力军。发明专利拥有量1240件,一批打破技术垄断的关键设备近年来应用于核电、航母、航天等重要领域,中国一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科创平台成为创新“策源地”。政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科创中心+双创基地”的创新版图正在形成,赋能企业的辐射效应逐步显现,成为激活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283家科技型企业纷至沓来,助力区域创新高地加速崛起。
2022年,甘井子区将继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培育出更多的“单项冠军”、瞪羚企业、雏鹰企业,加速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的生动局面。大力整合政、产、学、研等各类资源,增强区科创中心、双创示范基地辐射引领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与大连工业大学深化合作,共建“甘创聚”食品创新发展研究院。
未来5年,甘井子区将进一步壮大创新主体,做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生态,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集聚高层次发展动能,推动活力城区强势崛起。
3
深化改革 创优营商环境
日前,胡女士到甘井子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原以为会挺麻烦,做好了要跑几次的准备,没想到在窗口人员指导下,15分钟就完成了相关流程。
为增加企业和群众获得感,近年来甘井子区持续对标先进、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围绕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连续3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1.0、2.0、3.0版本,出台企业落户支持、企业经营支持、企业上市支持、企业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支持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打造优惠政策“洼地”、投资价值“高地”。
今年以来,围绕“甘心为民、务实高效、整体服务、创新创优”的“甘井子特色”营商体系,甘井子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擦亮“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城市名片为方向,积极组织营商环境全域化提升,持续培树“甘心办”品牌,领先推开“一件事”改革。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甘井子区率先推开“一窗通办”模式,设立惠企政策公开和咨询窗口,将电力等企业设立必需的环节引入大厅,让企业群众“进一门、找一窗、办所有事”。依托自行开发的联窗综合工作系统,全面推进“一件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持续在“一件事一次办”推广中寻求突破。率先在全市开展涉及市场主体的“我要开生鲜超市”等85件“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场景办理,并全天候提供“一件事”自助服务。
针对区域面积大,办事群众跑路远等实际问题,甘井子区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社区“云帮办”远程视频办理业务,首批75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实现可在社区远程办理。建立有事“找我办”服务窗口,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企业融资7.9亿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压力。
甘井子区还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健全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今年,新注册市场主体2.2万户,增长20.3%。目前全区存续市场主体14.9万户,年均增长18%。
4
建管并重 提升城区气质
渤海大道甘井子段、旅顺中部通道金柳路段竣工通车,地铁4号线开工;张前路、海茂路等6条“摸黑路”点亮智慧化路灯;泉水河公园二期竣工,金家街、鼎山等5座公园完成提升改造;投资近2.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5.9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5处,治理天泉小镇、西北路、姚北路等低洼易涝点……2021年“城建账单”的背后是千家万户居民生活可见的改变。
让城区人居环境更美好。过去4年,甘井子区坚持“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理念,建管并重推动城区面貌和城市气质全面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和维修工作,地铁5号线、光明路延伸线等重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新通置换天然气40万户。
焕新人居环境。改造老旧小区44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7.2万户;新建、改造蟹子湾及泽龙湖等公园10座,城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三季见花、四季见绿”让群众乐享清新生活。
改善市容市貌。扎实推进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治理,实施“一街多景”提升市容环境,重拳整治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全域化推进。
过去4年间,甘井子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完成治理砬夏河等8条河道,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有序开展10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强扬尘管控,PM2.5平均浓度下降23.7%。2021年全区27处入海排污口整改达标,水清岸绿、河畅海美成为常态,151家重点企业危废排放和86个工地扬尘得到严格管控,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5%。
“半城山海半城绿”,令生活在甘井子区的居民倍感幸福和自豪。未来,甘井子区将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优化功能品质,升级生态环境,打造高颜值生态名片,努力建设山海相融、文明美丽的绿色城区。
5
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
辛寨子街道士林栖社区的王奶奶多种疾病缠身,长期跟女儿女婿居住,由于下身瘫痪,所以无法在家洗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设后,工作人员每次接到家属电话后,都会上门推着王奶奶到中心洗浴。如果家属感到太累了,还可以把老人送到中心由专业人员照顾几天,得到“喘息式”的休息。
养老、就业、教育、医疗,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甘井子区致力于增进群众福祉,用心用情办实事,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发展教育文化、优化卫生服务,推动品质城区提档升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甘井子区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4年间区级财政累计投入社会事业超20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八成,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37所。基本医疗、低保救助等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放就业补助、失业保险等资金4.5亿元。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发放低保、特困补助资金3627万元。
社会事业硕果累累。过去4年建成中小学校9所,开办小区配套幼儿园27所。获评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家校共育”示范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大医一院张前路医院建成,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文体惠民不断深入。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316场,完成城市健身路径、笼式足球场建设任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金家街非遗文化体验馆对外开放,贝雕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成功举办,彰显了甘井子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区文旅局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征途漫漫,奋斗不止。甘井子区正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坚持不懈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实绩兑现承诺,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辽宁日报记者 杨丽娟)
链接
发展足迹
过去4年间,甘井子区全面提升转型质量、发展容量、生态绿量、民生含量,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区,在大连市“两先区”建设中贡献了甘井子力量。
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保持在9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稳中向好。产业项目投资占固投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发展动力源源不竭
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超1.5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上市挂牌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358家;发明专利拥有量1240件,增长25.9%。
市场活力生生不息
存续市场主体14.9万户,年均增长18%;实际利用内资636亿元、外资超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超600亿元。
功能品质步步升级
地铁5号线、光明路延伸线等重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新通置换天然气40万户;改造老旧小区44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7.2万户;新建、改造蟹子湾及泽龙湖等公园10座,城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城区形象日新月异
砬夏河等8条河道完成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10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加强扬尘管控,PM2.5平均浓度下降23.7%。
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区级财政累计投入社会事业超20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八成;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37所;建成中小学校9所,开办小区配套幼儿园27所。
亮丽名片
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全国创新百强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家校共育”示范区
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