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进“全国一流” 沈阳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提标专项行动大会
2022-03-01 11:40:1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黄非责编:冯薇薇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王巍):2022年,沈阳将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推动沈阳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2月28日,沈阳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提标专项行动大会。会议由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主持。会上,市政府副市长王庆海对2022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就进一步做好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出有关要求。

  会议印发了《沈阳市2022年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沈阳市区、县(市)营商环境调查研究报告》《2021年沈阳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1年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

  沈阳营商环境连续两年成全国标杆

  近年来,沈阳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创新,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去年,沈阳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绩被评定为优异,连续两年成为全国标杆城市;办理建筑许可、招标投标、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6个指标成为全国标杆。

  沈阳深入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一网通办”各项指标示范引领全省,全市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807.8万件,全程网办事项占比由年初的61.8%提升至99.4%,实际网办率由年初的53.4%提升至93.8%,即办事项占比由年初的34.3%提升至70.3%。

  市级标准化事项达到1076项。“全程电子化”能力广泛应用,累计发放电子证照2600余万册;公积金提取等292项高频便民服务应用实现“掌上办”。沈阳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已完成“入学”“新生儿”等611件“一件事”上线运行,办理量超70万件,“一件事”套餐数量已达到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水平。

  沈阳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实施方案联合审定、施工图联审、多测合一和联合验收,使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实施“一联三帮”,全市10473名干部联系帮扶16617家企业,累计帮助企业解决16780个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营商环境各指标实行“红黑榜”发布机制

  下一步,沈阳市将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主动对标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推出更多首创性、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构建法治化、数字化、标准化新型营商生态,推动沈阳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沈阳将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服务环境。到2022年底前,申请材料总数压减60%,80%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85项事项实现“零材料”申报,上线932项“一件事一次办”,100项服务实现“都市圈通办”。

  沈阳将打造“法治良好”的诚信法治环境,出台《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建立沈阳知识产权法庭,推行24小时“不打烊”立案。

  沈阳将打造“成本竞争力强”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开办压缩至3小时零成本办结,着力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整体降低20%,全年为企业节减成本支出约55亿元。

  沈阳还将打造“生态宜居”的创新发展环境,打造“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新增5000个普惠性学位,建成20个互联网医院,年底前确保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全面创建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的宜业宜居宜乐城市发展环境。

  此外,沈阳市还将加强营商专员、营商联络员、营商工作专班三级体系建设,对营商环境各指标领域实行“红黑榜”发布机制;出台《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收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反映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深度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资源,建立推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社情民意“感知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