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怎么干怎么办 辽宁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六抓六促”
2022-03-03 16:57:1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黄非责编:冯薇薇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2021年,辽宁省开展三个专项整治,清理发放超期未发执行案款42.3亿元;清理涉特殊主体执行积案555件,到位金额12.2亿元;开展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通过“活封活扣”财产置换盘活资产671.6亿元。

  3月3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崔隆对辽宁政法机关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辽宁:“六抓六促”工程怎么看、怎么干、怎么办?_fororder_9e01da736893dbc2dfa6286fb557232

发布会现场 摄影 张所文

  去年以来,辽宁省成功召开“2021辽沈法治论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1+5+N”制度体系;依法及时解决企业群众相关诉求1029件,查办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1805件;全省政法单位集中出台2100余项便民利企措施,司法政务服务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提交材料减少30%以上,清结涉市场主体超审限案件1.2万件,419件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全部清零;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定期通报正、负面案例,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等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深入走访省内主要商会、重点企业7000余家次。

  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水平,切实发挥政法机关“主力军”作用,日前,辽宁省委政法委制定印发《辽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六抓六促”工程》,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崔隆围绕“六抓六促”应怎么看、怎么干、怎么办,作了简要介绍。

  崔隆表示,“六抓六促”工程是落实辽宁省委“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目标要求的具体部署,确定了“一个目标”“六个重点”。“一个目标”就是今年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要取得突破进展;“六个重点”就是六项重点任务。

  第一项任务为抓思想引领,促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辽宁与驻辽企业商会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办好“服务企业直通车”,召开第二届“辽沈法治论坛”,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宣传法治保障、法治服务的典型事例,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宣讲活动,在辽宁长安网、辽宁政法微信公众号开辟“法治营商”栏目,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二项任务抓问题核查,促有效化解群众诉求。发挥“12345”政务服务平台投诉举报主渠道作用,辽宁开设辽宁长安网投诉举报窗口作为拓宽渠道,收集调研、座谈时企业反映问题作为补充渠道,提高线索研判交办质效,做到“应交尽交”;加强政法单位之间、政法单位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重大线索核查采取联合办理、异地办理,定期通报负面典型案例;规范办理程序;规范线索受理登记、研判移送、核查处置、督办反馈程序,开发集办理、统计、分析于一体的线索管理平台,重大疑难线索实行挂牌督办,强化督促整改、追责问责。

  第三项任务抓专项整治,促解决涉企突出问题。各地解决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遗留问题,确保销号清零;运用案件评查“撕口子”、数据排查“揭盖子”、线索核查“拔钉子”,引导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主动说明问题,建立“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导向;剖析损害营商环境重大典型案件,用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堵塞漏洞,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涉企执法司法权力运行。

  第四项任务抓行为规范,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辽宁健全制度体系,破解涉企难题,推进产权保护,开发全省产权保护专项治理管理系统,构建平等保护企业产权长效机制,健全涉企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三检合一”机制,打造司法保护高地,加强法律监督。

  第五项任务抓法治服务,促安商惠企政策落实。各地推进涉罪企业合规考察制度,开展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提高涉企服务质效,整合涉企行政审批、政策咨询、司法服务、举报投诉等网上服务窗口,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惩治政法干警消极履职、差异化执法、选择性作为等问题,办好为民实践活动。

  第六项任务抓组织领导,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辽宁落实《辽宁省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建立清单化明责、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机制,注重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采取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定期通报等方式,采取约谈主要领导、下发《抄告单》等措施,督促推进工作,问题情节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务处理。

  目前,辽宁省委政法委正在着手制定“六抓六促”工程任务分解,确保每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任务落地见效。辽宁省政法单位根据“六抓六促”工程确立3个项目清单,包括14项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20项破解涉企难题专项活动和20项“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正在逐项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推进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限、验收标准等内容,各专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全省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营商环境部门、工商联建立常态化协商联络机制和企业涉法权益保护协作机制,共同推动解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疑难问题。(文 袁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