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跃辽宁景色新——辽宁省大力推动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07 15:42:55来源:农民日报编辑:黄非责编:卢佳静

  “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山泉水,羊粪蛋蛋就像六味地黄丸。”这些流行的顺口溜无不透露出人们对辽宁绒山羊所处生态环境及其绒、肉、肥等产品的由衷赞誉和喜爱。

  辽宁绒山羊是辽宁独特的地方优良品种资源,被列为国家禁止出口和对外技术合作交流的重点保护品种,以其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位居世界白绒山羊之首,有“国宝”之美誉,为全国绒山羊品种改良作出卓越贡献。

  在行业内素有“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辽宁”的说法。辽宁绒山羊所产羊绒因其综合品质优秀,一直是国内羊绒市场的风向标,领导国内原绒市场价格。辽宁绒山羊全身是宝,羊绒是其他纺织原料无法替代的稀有动物纺织纤维,被誉为“软黄金”;羊肉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特色美食。

  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副主任张喜凡说:“辽宁大力发展辽宁绒山羊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辽宁绒山羊的品种优势,加强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进一步提升绒山羊品质,推动饲养量以较快速度增长,将辽宁建成全国绒山羊良种供种基地与全国绒山羊产业化发展基地,实现绒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发展。”

  保种加改良,建设全国绒山羊良种供种基地

  盖州市大庙沟,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为有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坐落于此,举办过29次面向全国的种羊拍卖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8个省份150多个县旗的引种户前来购买优秀种羊,成为辽宁绒山羊原种产地代名词和许多引种者及业内人士向往的“胜地”。

  从山脚往山上的辽宁绒山羊原种场的羊圈走,一路颠簸,不到两公里的路程,开车用了十多分钟。负责管理种羊的畜牧师张鹏每天都要在羊圈里转来转去,他是吉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研究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管理技术很是熟稔。“刚来时对羊还很陌生,现在是太稀罕辽宁绒山羊了,看到羊就特别喜欢。”张鹏说。

  记者去原种场的当天,遇见好几只母羊都下了“双羔”。张鹏介绍,2月初到3月底是产羔的最佳时间,为了便于集中管理,他们把母羊的繁殖时间进行了调控。

  “我刚参加工作时,种羊才360只,现在已发展到1200只,最高峰时有4500只。”辽宁绒山羊原种场场长王连生向记者介绍,原种场的羊是最优良的辽宁绒山羊核心群。为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原种场一直采取闭锁繁育的方式,在有效控制近交的情况下,用符合实际情况的组合选育出最优秀的辽宁绒山羊种羊。

  原种场还采取半放牧的方式最大限度营造辽宁绒山羊生长的原始环境条件,确保原种羊生命力和充分发挥生产性能。受禁牧的影响,原种场先前有2万多亩的草场,现在只有1.2万亩。王连生说,如果科学轮牧的话,还能养护山场,形成林牧协同发展模式,养活一只羊一天节省3元钱,一年就能节省1000多元。

  盖州市辽鑫辽宁绒山羊种羊场每年都要从原种场里引种,场长迟恩武告诉记者:“去年我引进30来只原种羊,辽宁绒山羊原种羊基因稳定、绒质好、细度好,一只羊至少剪4斤绒。种羊供不应求,卖到全国各地。我去年已卖了200多只种羊,平均一只种羊利润3000多元。”

  辽东地区饲养绒山羊历史悠久,长白山余脉在此绵延,主要地形呈山地丘陵并交错小平原,具有天然地理优势,加之温和的季风气候,共同造就了辽东地区丰富的林草资源,也孕育出了辽宁绒山羊这一独具特色的优质绒山羊品种。辽东地区绒山羊存栏量占全省90%以上,是国内最适合养殖绒山羊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公认的绒山羊种羊生产输出基地。

  经过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有限公司等单位40多年的系统选育,辽宁绒山羊的品质不断提高,产绒量居世界白绒山羊之冠,形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良绒山羊种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辽宁绒山羊已推广至全国18个省区150多个县(旗),并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先后培育出陕北白绒山羊、柴达木绒山羊、罕山白绒山羊、晋岚绒山羊、疆南绒山羊等5个新品种,为我国其他绒山羊产区培育新品种和开展杂交改良、促进产业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绒山羊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畜牧业部部长韩迪向记者介绍,辽宁将强化辽宁绒山羊原种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打造面向全国的绒山羊良种供种基地。建设省级辽宁绒山羊种质资源库,强化辽宁绒山羊保种工作。申请国家级专项支持,在盖州市改扩建辽宁绒山羊国家级保种场,更新血源。鼓励绒山羊主产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合理安排绒山羊产业用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统筹支持绒山羊产业发展工作。

  全省正在深入实施辽宁绒山羊遗传改良计划。由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牵头执行,每年省级财政专项支持100万元,通过种羊、冻精、鲜精推广继续开展中低产绒山羊改良工作,全面提高辽宁绒山羊整体品质,进一步增强供种能力及质量水平,打造国内一流良种供种基地。

  放牧变圈养,建设全国绒山羊产业化发展基地

  本溪县碱厂镇碱厂村的刘玉涛利用村里的开荒地,建了一栋羊舍。“以前我在山上放过羊,夏天羊用围栏圈在山上都不下来,最多也就放养300多只,很辛苦。禁牧后就开始进行圈养了,从养殖300多只到现在的1000多只。”刘玉涛说他又成立了家庭农场,种植700多亩玉米。

  玉米打下的秸秆可以用来喂羊,羊粪又可以还田,增加地力,这种秸秆“过腹还田”的方式形成一个绿色的循环农业,既节约了饲料成本,提高了羊绒羊肉产量,还能把产出的羊粪做成有机肥料用以改良土壤。刘玉涛介绍:“一亩地的秸秆能喂2到3只羊,然后羊粪上地,土壤土质也变暄了,不像用化肥越用越板结,玉米一亩地能打到1500多斤,质量还好。”

  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畜牧业部副部长王世泉说,绒山羊养殖投资少、见效快、门槛低、适宜面广、风险小,辽宁绒山羊作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但在绒产量和绒品质上表现优秀,同时其肉用价值也被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南方各省餐饮市场所青睐,价格持续稳定,并呈供不应求态势,绒山羊产业是辽东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也是辽宁省乡村振兴最具特色的畜牧产业。

  辽宁正在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现代化绒山羊产业基地。要建产业化发展基地,首先要改变绒山羊产业发展方式。辽宁鼓励引导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适度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曾对存栏1000只以上的绒山羊规模养殖场给予政策补贴。制定绒山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标准和规范,指导养殖场科学养殖。支持规模化羊场向饲料资源丰富的农区发展,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舍饲圈养方式普及使养殖效率有很大提升,自2010年辽宁实施封山禁牧后,绒山羊养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辽东地区存栏量在全省占比同步下降,全省绒山羊存栏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封山禁牧政策同时推动绒山羊养殖方式从粗犷的散养模式转变为集约的舍饲精养,并且技术日趋成熟,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采用高架舍饲、秸秆颗粒配合精饲料等高效育肥模式,实现了养殖效率、效益双提升。2015年至今,绒山羊存栏量逐步趋于平稳。

  为提升绒山羊产业科技水平,辽宁通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转化、重点基础研究等项目,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积极包装、推荐相关产业项目,申请国家级计划支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技术力量,以良种繁育、安全高效养殖、饲草料开发、疫病防治、产品开发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加强联合攻关。支持推广普及绒山羊先进实用技术,形成区域主导技术模式,提高科学养殖水平,进而提升绒山羊的品质。

  龙头带农户,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特色品牌

  2010年9月13日,原农业部批准对“辽宁绒山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国家投入750万元专项资金启动“辽宁绒山羊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进一步打造、提升辽宁绒山羊品牌价值。

  在保护区内建设种羊繁育示范基地,提升辽宁绒山羊品种资源保护能力,改善辽宁绒山羊品种生产性能;推动绒山羊文化挖掘与传承;形成产业链相关环节重点企业的联合,实现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和安全可追溯;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加深了辽宁绒山羊地理标志及其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认同度。

  山羊绒是世界珍贵的天然纤维资源,因其特殊组织结构及物理特性,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被誉为“纤维宝石”。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山羊绒一直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本溪五洋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介绍,自2006年以来公司陆续投资建成梳绒厂、纺纱厂、羊绒民族服饰厂、绒山羊种养繁育基地。公司在本溪县境内扶持2000多户养殖绒山羊的示范专业户,并逐步扩大到整个东北山区。

  公司为养殖绒山羊专业户提供绒山羊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包括提供优质羊羔、饲料、防疫治疗技术以及回收羊绒、代售育成羊等。公司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绒山羊原绒加工和无毛绒深加工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被列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后,绒山羊的价格上涨了,我们养殖户都受益了。”岫岩县黄花甸镇大隈子村的鞍山鑫岫牲畜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殿儒说,这几年绒山羊在岫岩地区发展很快,当前养一只育肥羊的纯利润在500元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绒山羊养殖,今年他们村又有7户人家新建了羊舍。记者看到他家养的2000多只育肥的绒山羊都有耳标,上面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

  “二月羊,靠倒墙。”王殿儒说,过去行情不稳定,老百姓不舍得花钱喂,一到冬天,羊没啥吃的,过一冬都瘦了,站不住得靠墙才行。现在羊绒羊肉市场这么好,他们养羊主要是育肥,喂的是花生秸秆、豆粕,还买一些预混料,过了冬天就肥了,到清明时开始剪绒后就快卖了。现在绒的行情较好,一只羊绒能卖350元,肉能卖1600元,除去养殖成本、运输成本等,稳赚500元。

  辽宁绒山羊养殖一直是岫岩县传统的优势养殖项目,随着市场需要与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畜牧业部的大力引导和推广,养殖量近几年稳步回升。2021年岫岩县辽宁绒山羊养殖量33.19万只,年末存栏19.76万只,年出栏13.43万只。

  养殖理念逐步提升,科技观念深入人心,逐步由传统单一养殖向产业化方向过渡,岫岩县规模型饲养场(养殖量1000只以上)达20余家。岫岩县将进一步挖掘绒山羊产品深加工,建立健全产业链,全方位推动辽宁绒山羊产业全面开花。

  “绒山羊产业是辽宁省畜牧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辽宁将引入、培育大型绒山羊深加工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产业特色品牌。改变仅出售羊绒原料单一格局,生产适合辽宁羊绒的绒制品,创造辽绒产品品牌;鼓励企业就地加工特色绒山羊肉,研发特色产品,实现全省绒山羊产业持续提质升级。”韩迪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