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东北海陆大通道能级 推动外资外贸增量提质 沈阳市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近年来,沈阳市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扎实推进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四季度是全年工作的关键时期,是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目前,全市上下咬定目标,持续拼搏,着力完善通道平台,着力推动外资外贸增量提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招商选资、开放通道、平台载体、对外贸易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强化招商选资
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沈
今年9月,全市对外开放大会成功召开。在当天的大会上,沈阳市对外发布“五型经济”应用场景项目清单,推出新一批553个场景项目,总计释放7398.26亿元投资与合作机会。
10月下旬,沈阳市举办数字沈阳项目推介会,对外发布百余个数字沈阳应用场景项目,并有14个项目实现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27.12亿元。沈阳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应用场景众多的优势,积极引进京津冀地区战略性、竞争性优质资源,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坚持全员、全域、全年招商,加大重点地区招商力度,市领导带队赴日韩、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展“走出去”招商 ,推进华晨宝马新世代电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高质量办好“请进来”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沈阳市首批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活动、央地合作对接会等重大活动。特别是在辽洽会、韩国周期间,新签约项目159个,签约总额2613.65亿元。
深耕日、韩、欧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持续深化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合作,积极引进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同步吸引中小企业配套项目。围绕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35个核心板块及“12+24”产业园区实施链式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落实国家、省、市利用外资政策措施,积极吸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户沈阳。
拓展开放通道
加快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
在沈阳综合保税区,每天一辆辆载满进口商品的货车在海关关员的监管下驶入园区,再从这里向全国各地分发。保税仓库的货架上存放着几千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境商品,跨境电商企业从海外进口货物之后,直接运抵到这个仓库内。消费者下单后,货物将直接由仓库发出,48小时之后就会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样的便利和实惠,折射出沈阳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正是全市贸易渠道拓宽和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效益提升。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沈阳市加快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建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取得了扎实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统筹推进通道建设工作,开放通道得到进一步拓展。积极开拓网上通道建设,沈阳自贸、中储物流、五爱(南塔)3家园区被授予“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跨境电商TIR国际卡车航班已累计运行150余班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6.2%。
空中通道进一步开拓。沈阳市推进临空经济规划建设,恢复开通首尔、东京、大阪、曼谷等9条国际客运航线及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等5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拓展海上通道。强化与大连港、营口港合作,海铁联运集装箱到发量达3.1万标箱,完成时序进度任务。
构建高能级开放平台
着力推动外资外贸增量提质
积极推进自贸区制度性创新。今年以来,已形成数字人民币跨地区电子缴税等创新成果30余项。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支持经开区晋位升级,3家经开区获评省级十佳,7家经开区获评省级示范。进一步推进国际园区的经贸合作,中德、中日、中韩、中俄等国际产业园区年内新增签约企业百余家。
沈阳市的进出口规模和增速逐季提升。今年前三季度,沈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全市实施了外贸双量增长计划,开展多次外贸“破零”政策宣讲和联动服务,制定实施《沈阳市引培外贸企业进一步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百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30余个境内外展会活动。
冲刺四季度,确保全年红。全市将进一步全链条扩大招商引资,持续开展精准靶向链式招商,实施招商赛马和项目管家机制,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000个以上,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围绕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强化与俄蒙、日韩、欧美、RCEP等重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加快促进外贸转型升级。进一步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自贸区、综保区、开发区等重大平台开放创新和晋位升级。强化与大连港、营口港铁海联运,提升跨境电商产业规模,确保在全省海陆大通道建设中走在前列。(记者 王晓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