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东北篇|探访沈阳故宫文物新生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沈阳8月27日电 题:探访沈阳故宫文物新生背后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洪可润、于也童
将过滤水调到适当的温度,再用排笔轻轻地对画心进行认真清洗。沈阳故宫博物院典藏部书画装裱修复组组长洪涤坐在工作台前,一边用镊子在指尖轻捻,一边小心翼翼地揭开层层画纸……从事书画修复的10余年里,洪涤用双手让一幅幅珍贵书画作品重现芳华。
沈阳故宫博物院典藏部书画装裱修复组正对文物进行修复。(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图像录入、数据记录、清洗画心、揭褙纸、补残缺、贴折条、全色、接笔等,修复一件书画类文物需要十多道工序。”洪涤说。
修复了折痕的“清嘉庆帝楷书五言诗轴”、处理了画心断裂的“清孙毓汶行书八言联”、填补了字迹残缺的“清颜伯焘行书七言联”的珍贵文物……走进正在沈阳故宫銮驾库展出的“宫藏永续——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多幅经过修复的珍贵书画文物集中亮相,吸引不少观众驻足。
游客在参观在沈阳故宫銮驾库展出的“宫藏永续——沈阳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今年是48岁的洪涤在沈阳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装裱修复的第14个年头。“在我眼中,文物是有生命的。”洪涤说,从小修小补到重新揭裱,修复每一件文物前,书画类文物装裱修复团队都会对文物进行观察、分析,制定严谨、科学的修复计划。
褶皱平整、折痕修复、缓蚀处理、机芯拆解……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有十余人像洪涤一样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他们用自己的精心呵护,让一件件文物“重获新生”。
据悉,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保护与修复技术相对成熟,书画类文物装裱修复工作已历经三代传承。洪涤说,在传统的手工修复技艺层面上,沈阳故宫还为文物修复配备了三维视频显微镜,以及现代化文物杀菌、消毒、清洗烘干等专业设备,使文物修复水平再上新台阶。
游客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参观。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从信息采集到科学分析,从制定修复档案到进行文物修复,一件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所需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科学的保护与修复让文物‘穿越’千年,延续历史。”沈阳故宫博物院典藏部部长张国斌说。
2018年至今,涉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11件套纺织品、206件金属器以及900余件套陈设、家具、乐器等文物的预防性保护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沈阳故宫博物院还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先后合作建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和“木器联合修复室”,在古钟表和木器文物分析与保护、修复技艺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共享专业平台,已让22件套院藏钟表重新焕发生机。
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护原则,沈阳故宫陆续实施太庙建筑群修缮、师善斋修缮、文溯阁修缮等建筑专项修缮工程。同时,沈阳故宫博物院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多次文物保护工程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让“封闭式”“隔绝式”的古建筑修缮施工现场变为“开放式”“通透式”。
在沈阳故宫崇谟阁修缮现场,体验者体验古建筑油饰彩画修缮技艺。(沈阳故宫博物院供图)
如今,行走在沈阳故宫之中,可见大清门、崇政殿、大政殿、太庙等古建筑再次焕发蓬勃朝气,彩画清晰地呈现着历史原貌。
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孟繁涛说,近年来,他们不断加强对古建筑的维修,馆藏文物的修复,加强对沈阳故宫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沈阳故宫博物院对沈阳城市文化、旅游和经济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发挥文物作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