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激活“蓝色引擎” 释放“蓝色潜力”
2024-08-29 11:13:20来源:光明日报编辑:王巍责编:蒋硕

  原标题:激活“蓝色引擎” 释放“蓝色潜力”——辽宁大连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大连:激活“蓝色引擎” 释放“蓝色潜力”

大连凌水湾风景。王华摄/光明图片

大连:激活“蓝色引擎” 释放“蓝色潜力”

大连渔民在“海上菜园”喜获丰收。王华摄/光明图片

大连:激活“蓝色引擎” 释放“蓝色潜力”

俯瞰大连造船厂。王华摄/光明图片

大连:激活“蓝色引擎” 释放“蓝色潜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这里展出的很多技术都居于世界、全国领先水平。我身后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水钻井平台就是全球最先进的钻井平台之一。”8月15日,在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设立的“振兴之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展览上,大连板块50余件展品模型吸引了众多目光,大连市海洋发展局工作人员刘彩凤就展品模型向参观人员详细讲解道。

  大连拥有绵延2211公里海岸线、近3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大连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在海洋经济五大类28个细分产业中拥有26个,在15个海洋主要产业中大连拥有13个,在许多传统产业上都拥有优势。

  如何把区位和资源优势变成发展动力,将海洋经济打造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推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海洋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启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筹建海洋专家智库、海洋重点项目库等,海洋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建设陆海统筹发展的现代海洋城市,海洋经济成为拉动大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大连海洋经济总产值超4200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

  突破瓶颈: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8月的大连,天高海阔,碧波荡漾。

  由中国船舶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建造的17.5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停泊在码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货舱的货物围护系统施工。

  这是中国船舶大连造船史上承建的首制LNG运输船,由其自主研发设计,该船设备国产化率达70%,计划于明年8月中旬交付。今年5月该船顺利出坞,标志着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正式进入大型LNG运输船建造领域。

  “交付大船时必须保证零漏点、零缺陷,安装精度要控制在零点几毫米到一点几毫米的量级。”中国船舶大连造船LNG运行部负责人毛海波说,在建造过程中,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运用新工艺工法,突破了绝缘板安装、安装精度控制、粘连精度控制、LNG货物围护系统焊接等关键建造技术难题。

  同样的突破创新,也发生在大连长兴岛。“项目将在今年12月份陆续投产,这建设速度令人振奋。”在8月15日举行的恒力重工产业园二期项目开工仪式上,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孝海介绍,“我们在二期项目上会新建两个超大型船坞,配备4台两千吨的龙门吊,最大的起重能力达3200吨。”项目重点聚焦超大型油船、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等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恒力重工全面达产后,预计年加工钢材量230万吨,年生产发动机180台。

  大连是我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最早的地区之一,并且一直处于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领先地位。“目前,大连已基本形成集船舶建造、修理、配套、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船舶工业体系,在企业规模、经济总量、研发能力和新产品开发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处处长陶德欣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企业抓住市场回升机遇,巩固散货船、油轮优势地位,压缩建造关键周期,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量质齐升。

  以点聚能:激活“蓝色基因”

  在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工场部内业车间,条材端部自由边打磨智能化流水线上,船舶分段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这是我们公司首制的双燃料船舶,是公司迈入绿色造船方阵的重要一步。这条船计划于今年9月份铺龙骨,明年交付。”提到30.9万载重吨双燃料大型油轮的建造工作,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内业科科长林松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自成立以来,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致力于安全、绿色、智能船舶的设计建造,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甲醇、LNG等清洁能源技术难题,推进智能装备、关键系统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大连市不断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大连海洋领域科技项目共立项32项,新增海洋领域科技型企业122家,海洋新兴产业生产总值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4%;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项,重点研发计划5项,科技创新基金8项。

  “大连具备不可替代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大连市科技局副局长蒋行海介绍,大连拥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涉海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的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际海事公约研究中心,大连工业大学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流科研平台,为海洋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

  在位于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的大连港太平湾港区公共航道项目疏浚工程现场,“长狮18轮”正在进行泥沙清除、航道维护的疏浚作业。

  两个月前,大连港太平湾港区公共航道工程项目疏浚工程正式开工。该航道是太平湾港区最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之一,总长度约23km,拟建设10万吨级航道。工程完工后,将为促进太平湾码头建设和口岸开放提供重要支撑。

  一个个存量企业、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只是大连持续深耕海洋经济的一个缩影。如何更好地立足大连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充分激活向海图强的“蓝色基因”?

  一子落而全盘活。大连市海洋发展局海洋经济运行处干部孙建蜀向记者介绍,太平湾“港产城融创”一体发展区码头建设和泊位升级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旅顺临港制造、港航物流、滨海旅游综合发展区依托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等大型船舶企业,积极发展高技术船舶产业。

  此外,长兴岛船舶海工、港航物流集聚发展区积极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普湾海洋化工特色发展区开工建设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项目……以点聚能,大连正推进各海洋经济核心区协同发展,扬帆大海走向深蓝。

  提升服务:打造现代化口岸

  “大连港油品码头‘广阔海洋’轮预计8月15日2时完成成品油装卸作业,根据潮汐表显示,船舶需在2时30分至5时30分高潮期间离泊。”8月15日0时,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向属地边检机关提出申请办理出境边防检查手续。

  促进跨境要素高效便捷流动,跑出口岸通关加速度,成为大连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采取“潮前办”举措,优先为该轮完成通关审批,助力该轮顺利出境,驶往新加坡。

  “潮前办”,即大宗商品国际航行船舶赶潮水优先通关保障新模式。该站综合执勤一队副队长黄大光向记者解释道:“我们通过提前掌握船舶航次、离港时间、载运货物、潮汐情况等信息要素,采取网上预报预检、24小时随到随检等方式,实现船舶作业、人员离轮等环节‘无缝衔接’,确保船舶完货第一时间赶潮即离。”此外,锚地候检船舶还可适时同潮靠港,每航次可为船舶节约12至24小时的滞港时长。

  “大型油轮、危化品船舶只能赶在潮汐时段出港,有时一天只有一次离泊机会,错过潮汐,船就要多滞留一天,并产生大量滞留费用。”大连LNG码头公司生产运营部副经理张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载重16万方大型LNG船为例,若每航次为船舶缩短12小时滞港时间,就能为码头企业和船方一次性节约停泊费、滞期费、船舶租金等非生产性支出200万余元。”

  大连市政府口岸办干部于凌介绍,大连目前已有5个正式对外开放口岸,海运航线105条,连通连接世界160多个国家的300多个港口。近年来,大连累计出台百余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和便民举措,全方位提升口岸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大连口岸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分别压缩14%、15%。

  市场经营主体发展预期和信心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外贸经营主体对口岸跨境贸易监管环境总体满意度为93.94%,这是201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于凌介绍,去年大连市获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城市,大连口岸正围绕“一平台、五智慧、多场景”建设内容,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口岸,以满足社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口岸服务需求。

  如今,大连正全面对标先进、加快补齐短板,深入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在新时代‘辽沈战役’中当先锋打主力”,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追求。“要扎实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熊茂平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深化海洋领域改革开放,不断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转变。(记者 吴琳 通讯员 杜杨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