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报告“出炉”!2024年,333个“大连蓝”
记者2月11日从大连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大连空气质量再次取得新突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其中,优145天,同比增加37天,提升34.3%;PM2.5浓度累计均值2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3%,创下除2022年疫情年份外的历史最佳纪录。
“大连蓝”已成为大连人民引以为傲的民生福祉,这背后,是全市上下、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为了守护这片蓝天,大连市在2024年采取高位谋划、靶向施策的策略,开展一系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从PM2.5和臭氧的协同控制,到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协同减排,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大连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大连市政府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印发了《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八个持续”共25条工作举措,并建立了监督调度机制,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同时,细化2024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六大行动”23个方面65项工作,形成一张清晰的工作蓝图。
企业也积极投身到这场蓝天保卫战中。在政府的帮扶下,许多企业成功申报中央大气资金项目,获得2.81亿元资金支持。这些资金被用于企业的污染治理和环保设施升级,不仅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还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
在治理过程中,大连市坚持问题导向,高质量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有序实施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淘汰35吨及以下燃煤锅炉49台1186.5蒸吨,超低排放改造65吨及以上燃煤锅炉60台5295蒸吨。加快推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列入省、市台账的35个项目全部完成建设,清洁运输部分已通过评审并公示。在东北地区率先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3家在产水泥企业有组织改造全部完成,无组织改造项目已完成60个。开展铸造、玻璃等六个重点行业工业炉窑排查,综合治理炉窑企业11家18台。
同时,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移动源污染整治,对全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编码登记和全覆盖排查,确保每一台机械都能达标排放。
大连市持续强化扬尘面源治理,将“城市扬尘精细化管理”纳入市政府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并会同住建、城管等部门,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和扫保、工业物料堆场等进行严格的扬尘管控。建立“六个清单”,确定重点对象1190个,整改建筑施工问题704个、整治工业物料堆场问题20处、处罚违章排渣车辆203台。全年PM10累计均值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记者 王荣琦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