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2025-04-03 17:32: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薇责编:蒋硕

  近日,沈阳市文明办、大东区文明办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清明话传承 非遗游沈阳”系列活动。4月3日,首场主题活动“慎终追远传文化 绿色清明润人心”传统非遗文化大集在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幕,吸引众多市民热情参与,以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系列活动采取“1+3+N”创新模式,以清明传统文化为主线,融合沈阳地域特色;设置民俗课堂、移风易俗倡导、非遗互动三大板块;通过沉浸式课堂、非遗市集、文旅打卡等多场特色活动打造文化盛宴。

沈阳市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文明实践活动_fororder_图片1

辽宁童音诵读团表演 摄影 邸剑

  在传统非遗文化大集诗词诵读大会现场,古琴演奏《清明雨上》的悠远琴声与书法家挥毫写就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春和景明”相映成趣,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千年。辽宁童音诵读团的孩子们朗诵《清明——诗与思的对话》,传递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活动现场宣读的《文明祭祀倡议书》引发热烈反响。

  在大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的传统非遗文化大集,非遗文化展示区成为人气焦点,8大展区将传统技艺化作可触可感的体验。在彩蛋绘春区,5岁的朵朵正专注地用彩笔在蛋壳上绘制小树苗。草编展位前排起长队,传承人手把手教市民编织柳叶造型书签。

  大东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东区将持续打造“我们的节日”品牌,让传统文化以更青春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让文明新风成为城市最美底色。此次系列活动形式新颖,充分发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播文明新风的作用,通过动员多方力量参与,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增强趣味性与吸引力,后续还将开展“故事会”“故事信箱”“手工坊”等活动,让市民深入感受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推动文明祭祀新风尚在沈阳落地生根。(文 秦齐思)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